|杨国荣|荀子的修身思想( 九 )


六、成人与成圣
基于以上看法 , 荀子又提出了关于为学修身的进一步理解:“始乎为士 , 终乎为圣人 。 ” 这里涉及成人的目标:一开始成就为士 , 最后的目标则是成为圣人 。 “士”首先侧重于社会身份和文化层面的修养:士是有一定文化修养、有一定社会地位的阶层 , 他们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已达到文明形态、知书达礼、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 。 在这一意义上 , 为士和成人具有相通性:成人意味着由野而文 , 从前文明的状态成为文明状态;为士则标志着这一过程的完成 。 相对于士 , 圣人更多地表现为具有完美德性的人格:“士”还只是知书达礼、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 , “圣”则不仅仅知书达礼 , 而且具有完美的品格;只有达到了品格的完美 , 才能称之为圣人 。 从为学修身的过程来看 , 不管是“始乎为士”还是“终乎为圣人”都没有离开广义的成人的过程 。 士作为由“野”而“文”的存在形态 , 既可以被看作是文明的象征 , 也相应地表现为成人的第一步 。 圣人则是人格的完美形态 , 它构成了成人的终极目标 。 “始乎为士 , 终乎为圣人” , 体现了成人过程的不同阶段 。
为学修身的过程 , 基于个体自身的努力 , 走向德性完备的圣人也同样如此 。 荀子强调 “真积力久则入”(《荀子·劝学》) , 如果真正作了充分的努力 , 便可以逐渐进入这一过程 。 “积善成德”与“积以成圣”具有相关性 。 “积”作为广义上的为学修身过程 , 久而久之可以产生融入的效应 , 所谓“入”就是所学、所积累内容 , 逐渐内化为个体自身的内在意识和精神结构 。 对荀子来说 , 以“成圣”作为对象 , 所学内容最后应该化为个体的意识结构 , 融入到其精神形态之中 。
前面已一再提到 “学不可以已” , 即作为一个过程 , 为学修身具有无止境性质 。 与之相联系 , 荀子强调“学至乎没而后止也”(《荀子·劝学》) , 即生命不息 , 学的过程也不止 。 对个体来说 , 为学修身具有终身性 , 只要他的生命没有终结 , 这一过程就不会终结 。 从具体的方式来说 , 为学修身的过程以及知和行之间的相互转换 , 同时呈现为一定的阶段性 。 作为过程的一个环节 , 特定的阶段可以有终结 。 但是为学修身的终极目标却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 , 不能放弃 。
由此 , 荀子进一步对“人禽之辨”作了分梳 , 并强调了为学修身所具有的意义 。 按荀子的看法 , 是不是坚持不懈地以“积善成德”与“积以成圣”为终极的目标 , 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之点 。 他曾非常简要地指出了这一点:“为之 , 人也;舍之 , 禽兽也 。 ”(《荀子·劝学》)如果能够坚持这一目标 , 锲而不舍地向之努力 , 就可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放弃这一目标 , 则意味着把自己等同于禽兽 。 在这一点上 , 荀子与孔子、孟子等其他儒家是一致的 。 如所周知 , 儒家从一开始就强调人禽之辨 。 孔子便认为 , “鸟兽不可与同群 ,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微子》)即人非鸟兽 , 只能与文明化的群体生活在一起 , 孟子也强调人和禽兽的差别 。 在这里 , 荀子也是把人和动物的区分提到了重要位置 , 但他同时把这种区分与人的践行过程联系在一起 。 人是不是始终不懈坚持为学成人、为学成圣 , 这是区别人和禽兽的根本之点 。 他把实践性(“为”)提到了人禽之辨的关键之点 , 既有与以往儒家前后一致之处 , 也体现了在这一问题上的独特观点 。
从为学修身的方向来看 , 成人、成圣是学的最终目标 , 前面已经提到 , 礼义的引导作用也在于成就完美的德性 , 最终使人达到圣人的境界 。 在这一意义上 , 学止于礼和止于圣 , 实际上是一致的 。 荀子把为学修身的逻辑重点放在礼之上 , 主要是基于明理和成圣之间具有相关性 。 前面提到的 , 从内容上看 , “始乎诵经 , 终乎读礼” , 就目标上而言 , 则是“始乎为士 , 终乎为圣人” , 这两者实际上有相关性 。 真正达到圣人之境 , 离不开礼的正面引导和反面的约束 。 与之相联系 , 荀子提出了“道德”的问题:“故学至乎礼而止矣 。 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 ”(《荀子·劝学》)当时语境下的“道德”和现在所说的道德涵义有所不同 。 荀子所说的“道德” , 可以理解为“道”和“德”之间的统一 , 其中当然也有伦理的含义 。 从先秦开始 , 道就被中国哲学看作是最高的原理 。 从天道角度来说 , 它体现为宇宙终极的根据、本源 。 从人道角度来说 , 它表现为社会政治文化的原则和理想 , 道在中国文化中大致包含以上两重基本含义 。 所谓“德” , 也可以从天道和人道这两个方面去理解 , 从天道的角度来说 , 德主要是指普遍之道在具体事物之上的体现:道一旦落实于具体事物就表现为德 。 从伦理上说 , 德就在于把握道之后进一步使之化为人的内在德性 , 成为个体自身的品格 。 从成人、成圣角度来看 , “道”与“德”主要偏重于伦理的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