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荣|荀子的修身思想( 七 )


与习俗和习行相关联的是自知和知命之间的关系问题 。 荀子提到了自知和知命的关系 。 他说:“自知者不怨人 , 知命者不怨天”(《荀子·荣辱》) , 即认识了自己所遭所遇及其缘由之后 , 便不会埋怨他人;知道了必然趋向之后 , 也不会怨恨天 。 这里对知命和自知作了一个区分 。 命在中国哲学中有独特含义 , 包含着外部必然之意 , 知命即意味着对外部必然有所把握 , 其中既肯定了这种必然形式对人的影响 , 又表明人可以理解这种必然趋向 , 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 荀子后来说“制天命而用之” , 也与这一看法相联系 , 其内涵在于确认外在必然可以为人所了解认识 , 而把握了这种外在必然之后 , 可以进一步以此展开人的作用过程 , 使对象合乎人的需要 。 “自知者不怨人 , 知命者不怨天”和此前孔子说的“不怨天 , 不尤人”既有相通之处 , 又有所不同 , 其特点在于把内心理性力量看作是支配外在必然的前提 。 不怨天不尤人还带消极的意味 , 通过认识自己 , 认识外在必然 , 进一步去支配各种外部的力量 , 则更多地表现了积极的趋向 。
通过习行和习俗的互动以成就人 , 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 其中涉及多方面的因素 , 包括自我的能力 , 外部的条件 , 等等 。 从外部条件这一角度来说 , 既有必然的规定 , 也有偶然的因素 。 人生活在社会中 , 不仅受各种必然因素的制约 , 而且会受到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 。 从个体自身作为来看 , 其方式往往也是多种多样的 。 在考察人的习行过程中 , 一方面 , 荀子把自身的力量放在首要地位 , 前面说自知、知命 , 都把自身力量放在首要地位 , 无论是认识自己 , 抑或认识外部必然 , 根本决定者是人自身 。 另一方面 , 他又通过人和我、人和天 , 或者人和命之间的关联突出了外部作用的多重因素 。 这里有见于人在自身成长过程中的具体性和复杂性 。
五、积善成德
可以注意到 , 在荀子关于学以成人的思想中 , 有两种观念是贯穿始终的 , 一是群的观念 , 一是历史的意识 。 群体的观念和历史的意识是一以贯之的基本观念 。
荀子对群体非常注重 。 在比较人和其他动物的时候 , 荀子肯定人是具有“群”的品格的存在 。 人“力不如牛 , 走不如马” , 即力量不如牛 , 行走没有马快 , 但是牛马却为人所用 。 为什么呢?“人能群 , 彼不能群也 。 ”(《荀子·王制》)群构成了人之为人的重要方面 。 群与社会性的品格相联系 , 其特点在于通过人与人间的相互关联 , 建立起一定社会组织 , 结成社会的群体 , 从而形成超越动物的力量 。 由此进一步引向对于“善假于物”即利用外部条件的注重:前面提到的人与人之间交往与“善假于物” , 都基于“群”的存在形态 。
历史的意识与前面提到的“学不可以已”的观念无法相分 , 从修身的角度看 , 这种观念主要关乎“积”的过程 。 与之相应 , 历史的意识既表现为确认“学不可以已”的无止境性 , 也与肯定不断积累的过程性相联系 。 修身、为学的过程不仅展开于社会环境中 , 而非以离群索居为形式 , 而且表现为持续不断的累“积”过程 , 这是荀子关于学以成人过程思想的核心观点之一 。 对荀子来说 , 不存在静态而亘古不变的对象 , 无论是自然对象 , 抑或人本身 , 都表现为一个过程 。 从自然的演化来说 , 荀子提到“积土成山” , 即山是由土的积累而形成的;“积水成渊” , 深渊是由水的积累而形成的 。 这类现象表明 , 自然现象如山、水本身是通过不断积累的过程而逐渐地生成 。 与之相近 , 人自身的成长、人的品格的形成也是如此 。 学的目标是成就人 , 理想的人格包括仁善的德性 , 它构成了人之为人的内在的规定 , 这种善的品格的形成 , 同样离不开广义之学的展开过程 。 由此 , 荀子一再强调积善成德 。 这样 , 不管是自然还是人本身 , 其存在都体现了广义的过程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