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公司|谢其章|顾冷观与1940年代的《小说月报》( 三 )


喘口气 , 再往下摘抄 , 回忆不管是痛苦的还是甜蜜的 , 事隔多年的描述难免“求真却失真” 。 挑个微不足道却人人会犯的小毛病 , “它背后的一个壁炉” , 写成“它背后的壁炉”即可 。
接着摘引:“之后 , 我们帮着父母把这许许多多的‘书’ , 搬到前门口 , 亲眼目睹了那心惊肉跳的一幕:一个串街走巷收破烂的 , 用一杆巨无霸的秤 , 把它们秤了斤两 , 按5分钱一斤的废纸价格 , 全收了 。 母亲气急败坏 , 抢出了三厚本 。 那就是我们长大后 , 有缘拜读的《小说月报》第1期-第12期的合订本 , 《茶话》第1期-第12期及第13期-第24期的合订本 。 可惜 , 那些虎口余生的期刊 , 终究在文革中荡然无存 。 也只有到我们长大后 , 才恍然大悟 , 当初被按斤收购的 , 原来是父亲当年编辑的《广告与推销》《上海生活》《小说月报》和《茶话》等期刊的合订本 。 这些民国时期的全套期刊 , 如今可能都已成了无价之宝 。 ”
顾晓悦这段回忆 , 有一个重要的细节 , 关于那些期刊的合订本 , 虽然顾晓悦的表述有点乱 , 但是却解决了我多年来的一个困惑 。 当年买到的《小说月报》全份四十五期 , 第一期至第十二期 , 及第十三期至第二十四期是有函套的 , 顾晓悦说成合订本 , 不够准确 。 对四十五期《小说月报》只有前二十四期有函套 , 当年还觉得后面二十多期应该也有两个函套(只不过丢失了) , 一直为此耿耿于怀 。 现在想明白了 , 期刊杂志开始阶段都是信心满满 , 促销手段花样百出 , 越往后新鲜感没了销路下降读者审美疲劳了 , 哪有心情做什么函套呀 。 我说《小说月报》前二十四期是函套而非通常意思的“合订本” , 因为函套可以取下来 , 杂志还是一本一本散开的 。 另外 , 我感觉顾晓悦漏说了《小说月报》第十三至二十四期合订本 , 或许是把《茶话》和《小说月报》说混了 。 《小说月报》前二十四期有函套有个铁证 , 第二十八期封面上就是函套的图片 , 里面广告云:“小说月报第一年第二年全部奉送美丽锦箧 , 欢迎读者补购 , 从头看起 , 更见趣味盎然 。 每部特价四十八元 。 第一年全部四版出书 。 欲购从速 , 以后绝不再版 。 ”
文化公司|谢其章|顾冷观与1940年代的《小说月报》
文章图片

《小说月报》第二十八期封面上的函套图片
文化公司|谢其章|顾冷观与1940年代的《小说月报》
文章图片

《小说月报》第一期至第十二期 , 及第十三期至第二十四期是有函套的
文化公司|谢其章|顾冷观与1940年代的《小说月报》
文章图片

《小说月报》的函套
我的《茶话》放在书柜深处 , 前面挡着一排纸箱、一排书格和一张书桌 , 取出来是个大工程 。 只能凭着记忆说 , 从未见过《茶话》合订本或函套装 , 倒是见过《万象》函套装 。 这种近两百页的方形小杂志 , 若十二期合订起来达两千多页 , 不大适宜合订吧 。 顾晓悦母亲气急败坏抢出来的三厚本 , 很可能包括《小说月报》两个函套本 , 它俩的体态扎眼夺目 , 鹤立鸡群!再“想多了”一步 , 寒舍所藏这套《小说月报》有无可能是顾家藏匿于壁炉的那套?这要问问二十五年前的送拍者了 , 主办方中国书店是不会透露卖家信息的 , 他们一手托(底)两家 , 多少好玩的内幕故事 , 永远是个谜 。 我这套《小说月报》 , 保存状态极佳 , 见棱见角 , 毫无破损磕碰 。 如此崭新、完好如初的整份民国杂志 , 寒舍仅存十来套吧 , 那些七拼八凑来的整套杂志 , 总会在外观上看出良莠不齐、新旧不一的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