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相声文化如何在重庆生根发芽

12月4日晚 , 岁暮天寒 , 重演时代艺术中心内却暖意融融 。
宋好整理了一下长衫 , 准备登台的他从幕布的缝隙望向坐得满满当当的观众席 , 不禁有些感慨:“回到10年前 , 我根本不敢想象会有那么多人来听我们说相声 。 ”
当天 , 重庆本土相声团体——逗乐坊成立十周年庆典相声专场上演 。 台下座无虚席 , 笑声不断 。
人称“坊主”的宋好是逗乐坊的发起人 。 从成立之初只有一个观众到如今拥有众多“铁粉” , 从贴钱表演到在3个剧场驻场 , 从艺术沙龙到在全国频频获奖 , 逗乐坊成功突围 , 让相声这项发源于北方的曲艺在麻辣的重庆生根发芽 , 开花结果 。
执着坚守
最冷清时只卖出一张票
“台前幕后有10多个逗乐坊的演职人员 , 就围着这一个观众转 。 您还别说 , 这哥们还真给力 , 该鼓掌时就使劲鼓掌 , 该笑时就放声大笑……”
十周年庆典上 , 宋好把逗乐坊成立之初遭遇的“惨状” , 编进了相声里 , 令现场观众捧腹大笑 。
在笑声中 , 宋好心里感慨万千 。 时间倒回到10年前 , 2011年11月 , 重庆首个青年相声团体——逗乐坊成立 。 逗乐坊由一群热爱相声的年轻人组成 , 他们中 , 有私企白领、文化馆曲艺干部、高校学生、婚庆主持人等 。
宋好是辽宁人 , 在长春读书时曾在相声前辈马敬伯的指导下完成了相声启蒙 , 大学毕业后来到重庆 。 2007年1月 , 他又正式拜重庆相声名家仇小豹为师 。 河北小伙郭昌盛正在长江师范学院读大三 , 抱着对相声的喜爱 , 他也加入了这个团体 。
成立第一年 , 逗乐坊租用南坪一所培训学校的多功能厅作为演出场地 , 每周六举办一场相声专场 。 每到周末 , 郭昌盛就开始了他的“路演生涯”:先坐乡村巴士 , 从位于涪陵李渡镇的学校来到涪陵城区 , 再转乘长途班车到重庆主城 , 单程至少就要花上4个小时 。
尽管为了20分钟的演出 , 郭昌盛得耗费8个小时在路上 , 但他特别享受在舞台上与搭档说相声的时光 。
【相声|相声文化如何在重庆生根发芽】可是 , 理想很丰满 , 现实却很骨感 。 逗乐坊成立之初 , 除了亲戚朋友捧场外 , 演出票房都很惨淡 。
最惨的一次发生在2012年5月的一天 。 那天 , 逗乐坊只卖出了1张票 。
“我的节目是开场 , 当得知只有一个观众时 , 我真不知如何是好 。 ”郭昌盛回忆 , 忐忑中 , 他转头看着镜子后的宋好:“坊主 , 咱还演么?”
宋好先是一怔 , 短暂沉默后 , 斩钉截铁地说:“演!”
于是 , 演员们硬着头皮为这一位观众进行演出 。
加上水电、交通、场租等费用 , 逗乐坊基本上靠着演员们对相声的执着 , 掏钱“倒贴”维系演出 。 这样举步维艰的情况持续了大半年 。
“为什么观众这么少?”这是包括宋好、郭昌盛在内的逗乐坊成员那时想得最多的问题 。
定制配方
创作麻辣风味的相声
带着疑问 , 2013年元旦刚过 , 逗乐坊的成员便对观众群体进行了分析 。
一分析他们才发现 , 观众大多是北方人 。 为什么本地人不愿来?
经过反复与当地人进行交流 , 宋好和伙伴们终于找到了原因:他们说的大多是传统段子 , 作品缺乏重庆元素 , 没有接上“地气” 。
找到了“病根” , 逗乐坊决定对症下药 。 2013年1月 , 逗乐坊正式入驻位于沙坪坝区文化馆的巴渝书场 。
“巴渝书场开演不久 , 我就抱了5本《中国传统相声大全》 , 按照目录把传统相声分配给大家进行本土化改编 。 ”宋好说 。 一个个充满重庆元素的相声节目 , 在小剧场诞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