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千年王安石︱荆公诗举隅:一句之炼与水上之思( 二 )


提点江东刑狱任上 , 他写诗给孙觉 。 “区区随传换冬春 , 夜半悬崖托此身” 。 (《度麾岭寄莘老》)起句劈空切入 , “夜半悬崖托此身” , 写出夜行险境 。 “托”字 , 险中见出勇猛 , 又莽然 。 “陶令清身托酒徒” , (《狄梁公陶渊明俱为彭泽令至今有庙在焉刁景纯作诗见示继以一篇》)同样用“托”字 , 表示无拘检 , 见出不一样的陶潜 。 宋人尊陶、和陶甚多 , 大概还没有这样写过陶潜的 。
王若虚“不觉其诡异”的赞叹 , 说明荆公诗的一种好处是 , 出常亦可妥贴 , 亦可自适 。 如果全以传统组织诗作 , 那么未免乏味 , 尤其律诗 。 句句无意外固不佳 , 句句新奇、发风动气亦令人目累 。 传统中有所更迭 , 方能进入理想之境 。 荆公擅长别创一路 , 如有一句相对平缓 , 则有一句有所振起 。 此等振起 , 并不是要偏离整体审美 , 全篇仍在同一诗歌基准线上跃动 。 这样 , 我们在阅读时 , 感觉它既属于我们熟悉的脉络 , 同时也有些部分“犹如人的双脚从未踏上过的陌生的地方” 。 (舍斯托夫《莎士比亚及其批评者勃兰兑斯》)
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称 , 王安石袭用李白诗句“白发三千丈” , 变作“缲成白发三千丈” , 何文焕指为大谬 , “发岂可缲?”实则这里也是介甫刻意出新处 。 《木末》诗亦用“缲成” , “缲成白雪桑重绿 , 割尽黄云稻正青” 。 李壁评:“如画两叠 。 ”介甫不喜太白诗 , 太白说“天台四万八千丈” , 他特意纠正说:“天台一万八千丈 。 ”(《送僧游天台》)较真实在较得明显 。 马一浮讲“立心不容有纤毫夹杂 , 对人不能有些微迁就” , (《与张立民》)或可形容荆公做人与写诗的心态 。 诗人不但忠于自己的感情 , 忠于自己的想象 , 也忠于知识与常识的矫正 。 王安石有好争短长之名 , 琐屑处亦见其不能迁就之意 。
中国诗的排列组合 , 往往写到上句 , 下句就会自然浮现 , 特别是对一位以集句擅长的诗人来说 , 可资的诗歌资源实在太多 。 高妙之诗人 , 往往自由择取他认为确切的内容 , 同时力避手熟 。 纳博科夫对写作者的创造力有过形象的评论:
作者对这摊杂乱无章的东西大喝一声:“开始!”霎时只见整个世界在开始发光、熔化 , 又重新组合 , 不仅仅是外表 , 就连每一粒原子都经过了重新组合 。 (《文学讲稿》)
诗人组织一首诗的语言时亦是如此 。 写一首诗 , 像是对一切散乱的语言材料进行了重新组合 。 诗的完成 , 是由杂乱进阶而成的魔法 , 也呈现出内在世界发光的结果 。

荆公诗状物写景之清雅 , 还在于叙述角度的新异 , 这在宋人中独树一格 。
许彦周早已观察到 , “荆公爱看水中影 , 此亦性所好” 。 荆公善写水、写影 , 也善写流动 。 北宋词善写影 , 研究者已有注意 。 写什么不重要 , 全在于如何写 。 写影 , 本来容易写得轻浅 。 而荆公写杏花是“俯窥娇饶杏 , 未觉身胜影” , 相比宋词常见写影 , 手段似更胜一筹 。 据陈师道说 , 介甫谓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不如李冠“朦胧澹月云去来” , 想是大概后者不那么写实 , 景物也不是呆呆地罗列 。 不单是水中之影 , 其他的水中视角也令他感到兴致盎然 。 像上诗写到俯窥娇杏的动作 , 全无软媚 , 自有风韵与容光 。 王安石欣赏苏轼的“峰多巧障日 , 江远欲浮天” , 苏轼这两句写江面 , 像是浮于半空 。 万事无根如浮 , 似能撼动一切 , 这是荆公欣赏的诗境 。 他自己的“钟山石城已寂寞 , 只见江水云端来” , (《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其二)循太白《金陵》诗意 , 是出于同一机杼的反复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