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工作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船山学研究的未来

中华|工作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船山学研究的未来
文章图片

2021年12月12日 , 由华东师范大学经典与诠释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与中华孔子学会船山学研究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船山学研究的未来”工作坊暨中华孔子学会船山学研究委员会成立会议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举办 , 线上腾讯会议同时进行 , 共一百余人参加 。
本次会议的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系主任朱承教授主持 , 中华孔子学会会长、北京大学王中江教授 , 中华孔子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大学干春松教授 , 中华孔子学会船山学研究委员会顾问、湖南师范大学王泽应教授 , 中华孔子学会船山学研究委员会顾问、华东师范大学杨国荣教授与中华孔子学会船山学研究委员会发展顾问、广西宝盛投资集团董事长谢建雄先生应邀出席会议 , 并作开幕致辞 。 王中江教授对中华孔子学会船山学研究委员会的成立表达了祝贺 , 他指出了王船山在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独特地位 , 认为船山学研究委员会的成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 并且提出了他对船山学研究委员会的研究工作之期望 。 干春松教授指出了船山学研究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 他希望船山学研究委员会可以在保障研究自主性的前提下 , 定期组织具有主题聚焦性的学术活动 , 从而推进船山学研究并且做出丰富的研究成果 。 王泽应教授认为船山学研究委员会的成立是一件恰逢其时的盛事 , 他鼓励船山学研究委员会能够弘扬船山“六经责我开生面”的精神 , 为中华学术的推进做出重要贡献 。 杨国荣教授认为王船山思想具有不可忽视的向度 , 他回顾了冯契先生的船山研究 , 从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等方面谈到了对船山学的理解 , 并且表达了对船山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之期许 。 谢建雄先生在致辞中表达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中国人面临的文化困惑 , 希望学界能在理论上对“中国之道”给予系统的挖掘、梳理、建构和指引 , 期待船山学研究委员会在中国思想的伟大复兴中做出贡献 。
会议的第一场主题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船山学研究的未来” , 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陈赟教授主持 , 共有五位发言人 。 上海师范大学邓辉教授首先以《回到船山与大变局》为题 , 从三个层次分析了“回到船山”的问题 。 首先是在大变局时代如何存续华夏文化的问题 , 其次是在近代以来中国面临文化危机的时代如何重建现代中国的问题 , 第三层次是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时 , 将明清之际以来的影响华夏文化的西学创造性的转化为儒、道、释、西“四教并行”的新传统 , 并在此基础上迎来中国文化的新轴心 。 湘潭大学陈明教授的发言题目为《船山道统概念辨析》 , 他提出船山之外的道统概念有从“天之历数在尔躬”衍生出的五德终始说 , 这是对政治权力来源的说明 , 其次是韩愈和朱子的道统说 , 他们是应对佛老的挑战而为中华文化找到新的支撑 , 第三个是杨维桢提出的王朝是否有正统的依据 。 而船山反对前两者 , 他的道统概念指的是王道、政统 , 它指向了政治治理 , 包括政治秩序、教化和封建制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 船山的批评有着时代因素 , 他并不是理学家 , 也不能用启蒙框架去理解船山 , 而是应该从文明论的视角即道统与政统相结合的视角去思考船山学 。 加州大学富乐敦分校的刘纪璐教授分享了她从事船山学研究的心路历程 , 讲述了自己高中时期与船山的结缘 , 之后在学术道路上所撰写的有关船山学的文章 , 并且提出了船山学研究在英美学界的未来展望——成立船山翻译工作坊 。 船山学社社长、衡阳师范学院朱迪光教授以《“双创”视野中船山学研究的回眸与展望》为题作了精彩发言 。 “双创”为“创造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 , 它兼有政治术语与学术术语的双重内涵 , 而过去的船山学研究一方面是在近代的变局下对中华文化的肯定与传承 , 突出传统思想的现代性 , 另一方面是利用船山思想创造出新的理论 , 如比附西方科学、进行哲学化研究和唯物论的阐释 , 而冯友兰、熊十力、唐君毅等也利用了船山学进行了理论创造 。 之后的船山学需要自觉地进行“双创” , 并保持原有的基因 。 上海财经大学郭美华教授从“心通而神解”切入王船山的庄学诠释 。 船山将自己的生存处境与庄子类比并对庄子进行了辩护 , 而在船山的庄子诠释中 , “心”和“神”类似于一个椭圆的中心 , 既是作为自身领悟的有限性 , 却在自身有着内在的开放性而通达于自身之外 。 船山不同于庄子 , 还是保存着仁义之心 , 但他在庄子诠释中强调的“天壤之在”昭示着存在的深邃而超越于仁义之心 , 其基本的意义在于表达生命的真实深邃与自由不可被外在地加以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