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建|研讨会︱佛教贤哲、译家与类书家的文本与图像( 二 )


北京大学的韦正则从云冈石窟研究中最基础的年代学问题入手 , 对云冈石窟营造的时空顺序进行了重新探讨 。 他将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云冈不同洞窟开凿过程中的共时性 , 努力回归云冈石窟营造的历史“现场” , 突破了以往“单线式”的分期排序方式 , 提出了新的分期方案 。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衣丽都以主持云冈石窟开凿的昙曜所译《大吉义神咒经》为例 , 探讨了云冈石窟营建过程中译经与造像的关系 。 她讨论了《大吉义神咒经》的翻译及其重要的宗教和政治意义 , 重点比较了该经与云冈第二期洞窟造像主题、宗教实践等方面的关系 , 揭示了其对云冈石窟造像和礼拜仪式的深刻影响 。
西北工业大学的石建刚将目光转向陕西子长钟山石窟 , 通过对第10窟造像、洞窟形制等的整体研究 , 揭示了该窟与五台山文殊信仰的密切关系 。 结合石窟的地理位置和营建背景等因素 , 认为该窟因宋夏战争而兴建 , 是宋夏战争背景下北宋沿边安定堡汉蕃军民共同营建的一座护国万菩萨堂 , 肩负着护国佑民、抚慰汉蕃军民心灵创伤、凝聚人心等一系列特殊使命和功能 。
浙江大学的张利明则关注敦煌石窟中著名的舍身饲虎故事 。 他转变视角 , 利用早期汉译佛经和北凉法盛译本 , 恢复了舍身饲虎故事在犍陀罗和中国汉晋时期的具体面貌与作用 , 提醒人们重新审视本生故事在犍陀罗构建世界佛教中心过程的作用 。 他认为该故事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 , 主要得益于中国文明的接纳和因地制宜地不断整合与重塑 , 体现了中国文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
营建|研讨会︱佛教贤哲、译家与类书家的文本与图像
文章图片

圣凯教授(上左)、罗柏松(James Robson)教授(上右)、衣丽都教授(中左)、汪悦进教授(中右)、韦正教授(下左)、张利明先生(下右)
密教之境(一)
第二个主题是对密教文本和图像的集中探讨 , 由本博泽(Benjamin Brose)主持 , 夏復(Robert Sharf)担任评议人 。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王锦萍讨论了五台山所在的山西北部地区唐至元代尊胜陀罗尼经幢文本和形式的变迁 。 她指出唐代的尊胜陀罗尼经幢几乎刊刻有完整的《尊神陀罗尼经》 , 这些经文赋予了经幢奇迹般的宗教力量 , 具有将死者从地狱中解救出来和消除邪恶的业力 。 到了辽金元时期经幢上刻经减少 , 甚至不刻经文 , 削弱了文本的空间性和重要性 。
亚利桑那大学的魏雅博(Albert Welter)从吴越国王钱俶所印《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的文本和图像入手 , 探讨吴越佛教对中国佛教的影响 。 就该经反映的印刷术的出现和使用、阿育王塔在吴越佛教中的作用、钱俶印本插图与内容之间的关系以及密教在吴越佛教中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的纪强(George Keyworth)关注密教在日本的发展 , 对中古时期日本保存的真言宗圣教文献的传播问题进行了考察 , 回顾并完善了鲁佩特对日本圣教文献的概述 , 讨论了这些文献是如何同时作为文本和图像发挥作用的 。 他指出 , 对这些文本和图像的抄写不仅保存了晚唐时期的思想 , 而且能够使其教义在数百年后仍然保持活力 。
普林斯顿大学的石媫姬(Jacqueline Stone)则讨论了日本日莲宗“大曼陀罗”中文本和图像的双重性 。 她将该图像放在日本中世纪广阔的佛教背景下来考虑 , 论述了日莲是如何利用《妙法莲华经》来解释文本和图像关系的 , 并通过这个例子来说明佛经重要性不在于它们说了什么 , 而在于其仪式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