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建|研讨会︱佛教贤哲、译家与类书家的文本与图像( 三 )


营建|研讨会︱佛教贤哲、译家与类书家的文本与图像
文章图片

本博泽(Benjamin Brose)教授(上左)、夏復(Robert Sharf)教授(上右)、王锦萍教授(中左)、魏雅博(Albert Welter)教授(中右)、纪强(George Keyworth)教授(下左)、石媫姬(Jacqueline Stone)教授(下右)
信仰之间
会议第二天的首个主题是信仰之间 , 由金延美(Youn-mi Kim)主持 , 安素桑(Susan Andrews)和陈志远担任评议人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戴梅可(Michael Nylan)、托马斯·哈恩(Thomas Hahn)从圣山信仰的角度出发 , 讨论了会稽山大禹崇拜的历史和现状 。 戴梅可论述了会稽山如何从荒蛮之地转变为公元一世纪以来中国古典文学中心的过程 , 并指出该地建立起了强烈的大禹崇拜 。 哈恩紧随其后 , 论述了大禹崇拜在当代绍兴地区的状况 , 认为大禹在当代被塑造为一个呼吁进步和发展的先驱人物 。
【营建|研讨会︱佛教贤哲、译家与类书家的文本与图像】首都师范大学的刘屹对东汉佛教图像这一关键和学界长期争论的话题进行了省思 。 以楚王英供奉黄老与浮屠为例 , 对早期汉文文献中对佛教图像记载的可信程度提出质疑;通过对照产生于犍陀罗地区的早期佛教图像 , 认为应该重新考虑考古发掘的东汉佛教图像的真实性 , 指出它们可能不是佛教图像 。
哈佛大学罗柏松(James Robson)的研究基于在中国湖南发现的众多神像 , 这些神像都标有明确的身份 , 是与中国不同行会有关保护神 。 他将研究重点集中在船工守护神——杨四将军身上 , 并进一步探讨了行会的宗教性质 , 认为宗教的结构和话语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渗透到了行会文化中 。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陈怀宇以中古中国佛教和道教寺院的重要仪式建筑——石灯为对象 , 探讨了其文本性和物质性 。 他揭示了以石灯为中心的佛教和道教礼拜仪式的文学结构、教义观念与仪式实践及其在宗教生活中的作用 。 为研究中古中国佛教和道教如何通过建造石灯来继承其历史传统、实现其宗教目标以及服务于修行者的世俗需求提供了新线索 。
浙江大学的孙英刚从犍陀罗佛传浮雕中释迦太子“逾城出走”的图像入手 , 结合早期汉译佛经和中国保存的大量相关图像 , 考证出了五道大神的具体身份及其从犍陀罗到中国的传播演变历程 。 他认为五道大神贲识就是犍陀罗佛教图像和汉文译经中的般闍迦 , 进入中国信仰系统后成为主管中国死后世界的神祇之一 。
营建|研讨会︱佛教贤哲、译家与类书家的文本与图像
文章图片

金延美(Youn-mi Kim)教授(上左)、安素桑(Susan Andrews)教授(上中)、陈志远教授(上右)、戴梅可(Michael Nylan)教授与托马斯哈恩(Thomas Hahn)教授(中左)、刘屹教授(中中)、罗柏松(James Robson)教授(中右)、陈怀宇教授(下左)、孙英刚教授(下右)
经本、刊刻与地图
接下来学者们探讨了与中韩佛教中佛经刻本和佛教地图相关的话题 , 由葛利尹(Eric Greene)主持 , 童岭担任评议人 。
韩国东国大学的郭磊以通润著《维摩诘所说经直疏》朝鲜刊本为研究对象 , 考证了其在传入朝鲜半岛以及在当地刊刻的过程 , 调查出了该文本在韩国的现存数量和具体分布状况 , 丰富了近代中韩佛教交流的历史图景 。
上海师范大学的伍小劼初步探讨了韩国松广寺、龙华寺藏刻本《十王经》与《受生经》合刊的现象 , 这种搭配方式及图像均不见于中土 。 认为两经合刊的原因是预修思想和受生思想 , 并且进一步讨论了韩国受生钱的制作方法 。 他指出 , 经典合刊、相应图像及受生钱制作方法的形成是出于古代韩国预修仪式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