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建|研讨会︱佛教贤哲、译家与类书家的文本与图像( 四 )


山东大学的胡孝忠对金代《灵岩寺田园界至图》进行了研究 , 详细介绍并考证了碑文内容 , 探讨了《界至图》产生的历史和宗教背景及其所反映的地图学知识 。 他指出这是山东现存最早佛教地图 , 在佛教史和地图学方面有重要研究意义 , 对了解中国寺院经济状态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 。
蒙特爱立森大学的安素桑(Susan Andrews)利用慧祥《古清凉传》探讨了五台山的宗教生活 。 她指出佛像、寺院等图像在《古清凉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 而最后一章中图像的缺失具有特殊的意义 , 不仅能够提供五台山及周边地区宗教生活的信息 , 还能够说明图像在中世纪东亚佛教圣山的文本构建中所扮演的角色 。
圣母大学的徐恩熙(Alexander Hsu)对道世的《法苑珠林》进行了深入研究 , 指出道世是如何在僧佑《出三藏记集》的基础上进行修订、改编和扩充的 。 他认为在初唐时期 , 人们对探讨佛经来源的兴趣不断增加 , 处理不同来源佛经的信心和能力也逐渐增强 。
营建|研讨会︱佛教贤哲、译家与类书家的文本与图像
文章图片

葛利尹(Eric Greene)教授(上左)、童岭教授(上右)、郭磊教授(中左)、伍小劼教授(中右)、胡孝忠教授(下左)、安素桑(Susan Andrews)教授(下中)、徐恩熙(Alexander Hsu)教授(下右)
跨越边界
第二天最后一个议题是佛教文化的跨区域传播 , 由殷守甫主持 , 宁梵夫(Max Deeg)和范晶晶担任评议人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罗伯特·布朗(Robert Brown)讨论了玄奘取经归国后从印度带回的佛像 。 他指出相较于大量佛经 , 玄奘带回的佛像十分有限 , 且不同文本中关于佛像尺寸、材料的记载也差异巨大 。 在此基础上 , 具体分析了这些差异以及玄奘对其带回佛像的理解 , 并对现代艺术史研究的方法进行了省思 。
麦克马斯特大学的贝剑铭(James Benn)关注东亚佛教徒对印度非佛教徒的态度 , 通过对《楞严经》中相关内容的详细分析 , 探讨了他们对非佛教教义产生强烈焦虑和担忧的原因 。
香港中文大学的金玟求(Minku Kim)从绍兴出土的带有“维卫尊佛”题记的石佛像出发 , 结合《法苑珠林》中“西晋海浮维卫迦叶二石像”、“西晋吴郡石像浮江缘”以及《嘉泰会稽志》、《两浙金石记》等方志、金石文献的记载 , 以图文互证的方式对相关图像和文本进行了详细研究 。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陈金华以诞生于菩提伽耶、具有非凡象征意义的菩提瑞像为研究对象 , 利用大量的佛教文献和图像材料考证了菩提瑞像信仰从南亚向东亚的传播发展状况 。 尤其是列举出大量中国四川地区和敦煌地区的相关图像 , 揭示了菩提瑞像对中世纪东亚佛教视觉艺术发展的深刻影响 。
河南大学的李巍考察了“舍身饲虎”和“割肉贸鸽”故事译入、整理以及图像化的过程 , 认为这一过程是佛教本生故事传入汉地后与中国本土文化交融日益密切 , 文本和图像传统不断融合的产物 。 有助于理解佛教“舍身”主题不断强化并与中国语言文字特色结合 , 成为四字为主的“文化符号” , 继而成为一个个典型的形象传播开来的历史过程 。
营建|研讨会︱佛教贤哲、译家与类书家的文本与图像
文章图片

殷守甫教授(上左)、宁梵夫(Max Deeg)教授(上中)、范晶晶教授(上右)、罗伯特·布朗(Robert Brown)教授(中左)、贝剑铭(James Benn)教授(中中)、金玟求(Minku Kim)教授(中右)、陈金华教授(下左)、李巍教授(下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