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建|研讨会︱佛教贤哲、译家与类书家的文本与图像( 五 )


佛传与僧传
第三天的首个议题围绕佛传和僧传的文本与图像展开 , 由孙英刚主持 ,陈怀宇担任评议人 。
卡迪夫大学的宁梵夫(Max Deeg)对阇那崛多所译《佛本行集经》进行了研究 。 他指出这是第一部中译英的佛传 , 但长期以来被学者们不加批判地使用 , 文本本身缺乏深入研究 。 在此前提下 , 他对文本的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 , 重点探讨了文本的西北印度起源及其在解读犍陀罗佛教叙事艺术方面的重要价值 。
北京大学的范晶晶全面考察了佛经和佛教图像中的佛传材料 , 勾勒出了佛陀“逾城出家”在文本和图像传统中的发展过程 。 她认为犍陀罗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这一过程不仅揭示了文学传统与雕塑传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 也揭示了不同教派佛传故事之间的相互影响 。
江苏第二师范大学的刘学军以慧皎《高僧传》为例 , 通过邈真图像上的赞辞与写真图像之间的关系 , 以及与中古僧传“论赞”部分在文体层面的联系和区别 。 揭示出中古僧传作者利用“论赞”这一体式 , 将中土寄寓褒贬的历史批判意识和印度佛教赞颂佛德的观念结合在一起 , 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汉地佛教历史书写理念 。
密歇根大学的陈朗考察了明代天台宗世系的构建 。 通过钱谦益对天台宗的认识和态度以及明末“四大高僧”的构建 , 深入探讨了明清时期天台的倡导者如何努力融入天台的历史叙事 。
浙江大学的冯国栋对禅宗“五祖重来”的文本与图像进行了梳理与考察 , 认为这一故事并非“历史的真实”但却反映了“理解历史的真实” 。 他对文本和图像产生、发展、传播的时间、过程以及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 , 说明从宋代中期之后 , 僧俗两界已渐次接受了这一故事 , 并不断地以文学、绘画等形式去重复、讲述这一故事 , 相关画作的出现正是人们对五祖形象理解、接受的反映 。
营建|研讨会︱佛教贤哲、译家与类书家的文本与图像
文章图片

孙英刚教授(上左)、陈怀宇教授(上右)、宁梵夫(Max Deeg)教授(中左)、范晶晶教授(中右)、刘学军教授(下左)、陈朗教授(下中)、冯国栋教授(下右)
道宣的世界
接下来 , 学者们以道宣及其作品展为中心展开论述 , 由Alexandra Kaloyanides主持 , 纪强(George Keyworth)担任评议人 。
南京大学的童岭从金陵刻经处本《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与广胜寺本、丽藏本的对勘入手 , 释读道宣对隋代的佛教史叙述 。 通过具体分析 , 将其与杨玄感叛乱、大业六年弥勒教盗贼之乱等事件相结合 , 指出道宣该书佛教史书写的背后之意 。 他认为道宣对隋文帝和隋炀帝不同的叙述与评判 , 隐含着对唐高祖武德沙汰令的否定以及末法的危机感 , 蕴含着对唐高宗、武则天护法的希望 。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何培斌以道宣所撰《关中创立戒坛图经》以及南宋时期《五山十剎图》中的佛教建筑图像为研究对象 , 通过与中日佛教建筑遗存的比较分析 , 讨论了这些图像被认为是建筑真实写照的原因以及是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被接受的 , 并提出了解读这些图像内涵的新思路 。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陈志远对道宣最晚年的作品——《律相感通传》的文本形态进行了详细考察 。 他系统梳理了其版本系统 , 包括唐代写本、日本刊本、朝鲜刊本和道宣作品著录 , 并对各版本的特点、优劣进行了述论 。
牛津大学的蓝山(Nelson Landry)从道宣著《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入手 , 讨论了与物质崇拜有关的佛教物质文化 。 他详细分析了《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中记载的法门寺佛指骨舍利、阿育王和刘萨诃事迹 , 指出道宣通过对它们及其空间分布的记录 , 增加了它们的中国印记 , 描绘出一幅新的中国圣迹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