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简|《大道真影——重解道德经》前言( 三 )


“孔德之容 , 唯道是从”(通行本第二十一章) , 德是在道的基础之上衍生出来的 , 所以它只遵从于道 。 德者 , 心得也 。 德从本质来讲是一种良知 , 这种良知必然要符合道的特性 , 否则也就不能算作良知了 。 高层次的良知可称为大德 , 深奥玄妙之大德可称为玄德 。 老子所讲之德主要指的是玄德 , 而不是世俗化的社会道德 。
道为天道 , 德为玄德 , 《道德经》之道德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道德规范 。 所以老子会讲“上德不德 , 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 , 是以无德 。 ”(通行本第三十八章)世人不明道德真伪 , 不解老子本意 , 不重大道自然 , 不屑循道而行 , 怎能化育出真正的有道之人呢?老子之所以写下这本《道德经》 , 就是为了让世人知晓道德究竟为何物 , 好让天道与玄德能够在世间得到延续 。
对《道德经》的重新排序 《道德经》全篇思想统一、文气畅达 , 除个别语句为后世混入之外 , 基本上应为老子一气呵成之作 。 然而《道德经》现有各版本的文字顺序都是错乱的 , 使得文意的表达无法连贯 , 只能将其分成若干段落当作语录集来阅读 , 而这也导致了大量断章取义、穿凿附会的情况出现 。 这种文序错乱的发生主要与古代文书的保存方式有关 , 长期使用竹简来进行文字传播 , 必然会出现简序混乱、遗失或混入文字的问题 。 客观来说 , 上述问题的出现也是难以避免的 , 这就需要站在统揽全篇的角度来对《道德经》重新进行较为合理的排序 。
楚简《老子》共有甲乙丙三组竹简 , 各组内容基本上没有逻辑关系 , 应为《道德经》的摘抄本 。 帛书《老子》分为两篇 , 即德篇与道篇 , 德篇在前 , 道篇在后 , 但德篇所讲的主要还是道 , 道篇对德也有所提及 , 如此分篇并没有多大意义 。 通行本《道德经》将道篇的内容放到德篇之前 , 并划分为八十一章 , 除最后两章位置有所调整以外 , 其余与帛书本的文序是基本一致的 。 但这些章节之间也是逻辑混乱的 , 给人一种杂乱无章、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感觉 。 想来像老子这样一位悟道高人 , 写文章不可能如此语无伦次吧?所以学者大多认为《道德经》就是一本古代名言汇编 , 而且很多人也不认同其为老子一人所作 。
本人在对《道德经》各古本进行重新校订和破译解读的过程中 , 已能较为清晰地感觉到《道德经》的文章脉络 。 全篇文字如醍醐灌顶 , 完全可以融会贯通 。 为使广大读者能够看到这部万经之王的真实意蕴 , 我整理了一个相对较为通顺的版本 。 此版本不分篇章 , 是将八十一章调整为八十二个段落 , 并分段进行了详细解读 。 虽然这个重排版本与老子原作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 但若能使《道德经》的思想脉络得到更好的呈现 , 本人也就如愿了 。
关于本书 本人于2017年4月1日愚人节开始此书的撰写 , 历经近两年的时间完成 。 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很多网友的支持和鼓励 , 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 我在对古文字的校订工作中使用了【汉典】 , 如果没有这种现代网络工具作为辅助 , 本书也是难以完成的 。
在版本选择上 , 本人对通行本《道德经》、王弼本、河上公本、帛书本、楚简本等版本进行了综合分析 。 楚简《老子》成书于战国时期 , 帛书《老子》成书于西汉时期 , 而通行本的成书年代则更晚 。 从成书时间来看 , 自然是较早的版本与《道德经》原本更为接近;从内容来看 , 也能明显发现后出版本对先前版本的修改、篡改或错简重排 。 因此可以说 , 楚简《老子》是目前已知的《道德经》版本中最接近老子原作的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