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职业教育大热,数字化人才培养是新蓝海?( 二 )


信通院日前发布的《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研究报告》则显示 , 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 , 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 , 由此带来数字经济就业规模的快速扩大 。 从总体结构上看 , 数字产业化就业岗位占比明显高于同期数字产业化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比 , 高端就业吸纳能力强 , 数字产业化领域招聘岗位占总招聘数量的32.6% , 占总招聘人数比重为24.2% 。 可以简单地理解成:数字经济贡献了两三成的就业岗位 。
另一方面 , 原来的人才供给体系难以满足数字化人才需求 。
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着一个残酷的事实:绝大多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都是失败的 。 此前埃森哲与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推出的《2020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指数研究》显示 , 2020年我国数字化转型效果显著的企业只有11% 。 数字化转型一大挑战是:数字化人才短缺且断层 , 供需严重不匹配 。
数字经济从PC到移动再到后移动时代 , 不同阶段对IT人才的需求迥异 , 不只是编程技术的变化 , 而是整体IT人才需求出现了结构性变化 , 比如早期只要会编程做产品即可 , 移动时代对交互、云+端、前端等人才要求更盛 , 后移动时代则对运营、交互、增长等人才提出综合要求 。

(达内教育人才培养理念)
然而原来的教育体系面向的是移动互联网经济 , 与数字经济时代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并不匹配 , 导致了数字化人才供给明显不足 , 需求断层越来越明显 。
数字化人才紧缺 , 年轻人却开始“慢就业”一边是数字化人才的紧缺 , 一边却是很多人不好找工作 , 近些年甚至出现了“慢就业”的现象 , 也就是说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 , 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 , 慢慢考虑人生道路的现象 。
慢是因为快不起来 , 慢就业的毕业生不一定找不到工作 , 但大概率是找不到理想工作 , 于是就不得不“慢下来”寻出路 。 宏观环境与人才市场变化很“快” , 但个人能力成长往往会“慢”;能力突出的就业“快” , 年薪百万的毕业生年年有、优秀毕业生Offer逐年攀升 , 但突出的注定只是少数 , 大部分毕业生就业都得“慢” 。 随着2022年考研、考公报名人数攀升 , 慢就业现象将更加突出 。

“快”与“慢”的冲突日益明显 , 年轻人显得迷茫和无力 。 于是 , 我们看到了职业教育的繁盛 , 这对很多年轻人来说 , 可能就是实现“快就业”的一条出路 。 由于专业的数字化职业教育是解决数字化人才供需不匹配的关键 , 因此数字化人才培养也成了职业教育的新蓝海 。
解决供需不匹配的矛盾 , 要优化供给 , 前提则是要摸清真实需求 。 达内教育在IT教育领域深耕19年 , 与20万+企业合作 , 一直都是围绕企业真实需求培养和输送人才 。 其会及时调研企业需求 , 通过访谈、调研问卷等方法摸透企业用人需求 , 包括需求的变化 , 有了这样的人才需求管理体系 , 就能真正摸清摸透企业的用人需求 , 特别是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用人痛点 , 基于此再优化人才供给才有意义 。
而在人才供给优化上 , 达内教育的教育思考逻辑、人才培养理念以及体系 , 都是站在企业用人需求角度打造的 , 不只是简单地教授技能课程结业 , 而是从“职业胜任力”、“职业竞争力”、“职业发展力”三个维度能力 , 来给学习者就业、职业提升乃至职业长期发展提供全方位教育服务 , 对学员进行终身服务 。
企业虽然也有针对员工的岗前培训 , 但时间都很快 , 很难契合员工“慢成长”的客观规律 , 这时候职业教育就成为跨越员工能力与企业需求间鸿沟的桥梁 。 对企业来说 , 企业招聘员工就可以快速上岗工作 , 大幅降低用人成本 , 快速缓解数字人人才短缺之痛;对员工来说 , 针对性学习大量学校理论知识外的知识技能 , 与实战环境结合 , 则可扩大就业选择面 , 且可更快上岗 , 获得更高待遇 , 且在此后的职业发展中先人一步 , 这样人才与企业间的供需矛盾就得到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