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老人”在近代中国的流行及商业化( 二 )


1905年圣诞节前 , 在上海出版的英文杂志The Eastern Sketch发行了圣诞号 , 封面的主色调是红色和黄色 , 画面是圣诞老爹和中国龙(Chinese Dragon)手挽手走向外滩的场景 。 据《北华捷报》的介绍 , 第一页还有一幅画 , 是一个简称为“L”的“头发非常黄的少女”向“我们”祝贺圣诞快乐 。 如果这个“L”是中国女孩 , 那就和中国龙一起构成了与圣诞节及圣诞老爹之间非常密切的关系 。 也许编者仅仅是希望圣诞节得到中国人的认可 , 以消除文化上的隔阂 。 也不能排除在当时的上海 , 中国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这个来自西方的节日 。
当然 , 外侨社区里的圣诞老人或圣诞老爹 , 以及少数驻外使节笔下的“老人”或“货郎” , 都不太可能对一般的中国人造成多大的影响 。 只有当圣诞节真正进入中国社会 ,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参与圣诞庆祝活动时 , 圣诞老人才会进入人们的视野 , 他的形象才会得到广泛的描述并被利用 。
圣诞老人来到清帝国
1898年耶诞节 , 上海的教会机构为100多名中国穷人家的孩子举办了一场慈善晚会 , 有一位圣诞老爹到场分发礼物 , 孩子们对这个老人非常陌生 , 但是很快便喜欢上了他 。
也许从那时开始 , 圣诞老人就已为少数中国人所知 , 但是从《申报》和《北华捷报》很少提及圣诞老人与中国人同乐可以推知 , 在清末 , 圣诞老人与中国人同乐并不是普遍现象 。 从民国初年开始 , 教会为华人组织的圣诞活动越来越热闹 , 但是在《申报》和《北华捷报》关于这些活动的新闻报道中几乎没有圣诞老人出现 。 《申报》第一次提及圣诞老人是在1917年青年会夜校所开的冬季同乐会上 。 这个同乐会的主旨是体会“耶稣圣诞为世界最快乐之日” , 所有演出结束后 , “由圣诞老人与卓校长分赠各科教员礼物多种” 。
两年之后 , 《申报》刊出了一篇《圣诞老人谭》 , 详细介绍了圣诞老人的来源和他的节日地位 。 之所以要专文介绍 , 可能是圣诞老人已经在一些圣诞节活动中与中国人士欢叙节日 。 从这篇文章中可知 , 中国人所称的圣诞老人是来自美国的Santa Claus , 而不是英国的Father Christmas 。 从《申报》、上海《民国日报》《大公报》《益世报》等报纸的圣诞庆祝活动报道中也可以看到 , 美国人办的教会学校和教会机构比较注重以娱乐的方式庆祝圣诞节 , 这些活动多冠以“同乐会”之名 , 到20世纪20年代初 , 体现快乐精神的圣诞老人已常见于这些场合 。
1920年圣诞节 , 上海的基督教教堂如山东路天安堂、蓬路真神堂、海宁路沪北浸会堂的圣诞庆祝会 , 都有圣诞老人与大家欢聚一堂 。 上海青年会的干事吉尔达(J.H.Goldart)注意到这位节日使者已来到中国人身边:“圣诞老翁每逢耶稣诞日下临一次 , 由来已久 , 吾人送往迎来之际 , 觉此翁欢乐之容年复增加 , 往昔只临泰西各地 , 近乃欣然与中华人士相接 。 其所得之待遇 , 日形隆盛而新奇 , 良友见增 , 每叙必欢 , 此翁之乐可知 。 ”
如果吉尔达的观察不错的话 , 圣诞老人大约在1920年前就已经常现身于各种圣诞节的活动 , 其称呼既有“圣诞老翁”和“圣诞老人” , 也有“圣诞叟” , 以及稍后的“圣诞老”和“散克特老师” 。 他们都是美国人所称的Santa Claus 。 当然也有其他几种叫法 , 如“圣诞老公公”“耶诞老人”“北极老人”等 , 但是最常见的还是“圣诞老人” 。
商务印书馆1936年出版的《国语辞典》收入了“圣诞”和“圣诞老人”两个词 , 辞典对前者的解释是“称佛、菩萨、孔子、耶稣等人之诞生日” 。 对后者则谓:“欧俗相传爱护儿童之老翁 , 每当耶稣诞节之前降临 , 故称 。 ”可见“圣诞老人”这一称呼到20世纪30年代已是Santa Claus的正式中文译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