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娟:京剧的形成与北京历史文化

作者:赵娟
来源:《光明日报》(2021年12月20日 第14版)
|赵娟:京剧的形成与北京历史文化
本文图片

中国戏曲剧种繁多 , 而清代后期京剧的形成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 京剧吸收、汇聚、熔铸了众多地方戏曲乃至其他各类艺术的精华 , 拥有丰富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 , 标志着中国戏曲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 拉开了近代戏曲之序幕 。 以往京剧研究和戏曲史著作对四大徽班进京与京剧形成的关系挖掘得非常充分 , 这固然在于四大徽班进京后的影响和作用确实显著 , “戏庄演剧必徽班 。 戏园之大者 , 如广德楼、广和楼、三庆园、庆乐园 , 亦必以徽班为主”(杨懋建:《梦华琐簿》) 。 但同时 , 京剧形成与北京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特色在某种程度上被忽略了 。 事实上 , 京剧的最终形成 , 无论从外部还是内部来看 , 都与北京历史文化有着难解难分的联系 。 对作为酝酿京剧形成发展的土壤和母体的北京历史变迁与文化 , 以及京剧形成具体过程进行深入研究 , 可以对京剧形成乃至近代戏曲的发展转型等有新的认识 。
北京作为古都的开放包容与徽班的兼容性
北京是辽、金、元、明、清等朝古都 , 带有鲜明的宫廷文化色彩 , 同时也因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而更加异彩纷呈 。 清朝建立后 , 典章制度基本沿袭明朝 , 康熙、乾隆等历代皇帝在传统文化方面造诣颇高 , 酷爱古玩书画、题诗吟咏 , 喜爱歌舞 , 对昆曲更是痴迷 。 随着“康乾盛世”出现 , 文化日益繁荣 , 人们的视野和眼光更为开阔 。 梁启超曾以欧洲文艺复兴的科学精神及其研究方法为参照 , 提出清代“二百余年间总可命为中国之‘文艺复兴时代’”(《清代学术概论》) 。
北京有着深厚的戏曲艺术积淀和传统 , 辽杂剧、金院本到北杂剧的出现 , 孕育了中国戏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 到中国戏曲的第二个黄金时期 , 明清传奇(昆曲)的兴盛也是至北京而达到鼎盛 。 可以说 , 戏曲的传统和土壤在北京深厚而肥沃 。 北京作为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 , 既拥有巨大市场 , 也决定着全国的文化风向 。
在京剧形成之前 , 北京就一直是戏曲活跃的舞台 , 除昆、弋之外 , 秦腔等花部诸腔都早已活跃于北京戏曲舞台 。 徽班之所以能后来居上、占据北京戏曲舞台 , 一定意义上就在于当时北京宽松活跃、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环境与生态 。 作为都城 , 北京在思想文化上体现出多元性与包容性 , 不同艺术、不同声腔都有其市场和观众 , 这种格局使得京城戏曲舞台犹如万花筒 , 斑斓多彩;又如一个熔炉 , 各种声腔可在其中裂变组合、推陈出新 。 徽班在安徽与北京间几进几出 , 这个过程对戏班和戏曲本身也是一种历练 , 在与昆、弋及花部诸腔的接触、交流中 , 彼此取长补短 , 借鉴融合 , 使得四大徽班“名噪已久 , 选才自是出人头地”(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 在京城保持了“安庆色艺最优”的美誉与地位 。 徽班除唱徽调二簧外 , 兼融其他声腔 , 包括京腔、秦腔、昆曲和时尚之曲 , 属于多种声腔并奏 。 这一时期 , 汉调艺人亦来京搭徽班演出 , 同台献艺 , 先有米应先 , 继有王洪贵、李六 , 以及老生三杰之一的余三胜等 。
北京宫廷文化与昆曲雅正特征
京剧曲牌体剧目主要来自昆曲 , 比如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启蒙老师就有专教昆曲的乔蕙兰 。 京剧俗中含雅 , 其“雅”主要受宫廷文化、昆曲“雅正”之道的影响 , 京剧之“雅”在近代戏曲剧种中也是比较突出的 , 这可以说是与北京文化循环互动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