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娟:京剧的形成与北京历史文化( 三 )


京籍艺人及唱白语言的“北京化”
在北京文化的影响下 , 京剧逐渐形成唱白语言字韵的“北京化” 。 语音的“北京化”不等于说京中土语 , 而是在继承和借鉴不同派别基础上 , 创造一种真正为北京观众所乐于接受的舞台语言 , 顺应了北京观众的审美习惯和趣味 。 这一变化 , 鲜活地体现在道光、咸丰时期“老生三杰”身上 。 徽派程长庚“乃融昆、弋声容于皮黄中 , 匠心独运”(张肖伧:《燕尘菊影录》);汉派余三胜“融会徽、汉之音 , 加以昆、渝之调 , 抑扬转折 , 推陈出新”(王梦生:《梨园佳话》);京派张二奎“采取二派而搀以北字 , 故名奎派”(陈彦衡:《旧剧丛谈》) 。
张二奎又名士元 , 出生于北京 , 为四喜班主演和领班人 。 他在演唱、念白的声腔字音上 , 一改徽调、昆曲、汉调等发音 , 吸收北京的语音特点 , 多用北京字音 , 颇有畅快淋漓之感 。 张二奎之“取二派而搀以北字” , 可见其作为“京派”演员在京剧语音唱念“北京化”过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 当时戏曲的北京语音语言特征逐渐加强 , 虽然还保留不少鄂音(湖广音)、徽音成分 , 但语音语言主体已发生变化 , 京剧的“十三辙” , 以及具有独特声调的韵白、上口字、尖团字等的形成等 , 演化为北京皮黄戏 , 最终完成一个声腔剧种的历史蜕变 。
京剧形成与北京文化、北京籍演员的密切关系 , 可以从清朝以来北京戏曲声腔剧种的演变与演员籍贯变化显现出来 。 清初昆曲流行 , 主要是江苏籍艺人;随后魏长生带秦腔入京 , 蜀伶、徽部使声腔剧种出现更替;进入19世纪 , 徽班兴盛 , 所谓“梨园子弟多皖人 , 吴儿渐少”(杨懋建:《长安看花记》) 。 在京剧形成和“北京化”过程中 , 京籍或出生于北京的演员作用日益明显 。 不仅有张二奎等早期著名演员 , 且北京戏曲演员的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 其总的趋势就是京籍或出生于北京的演员占比加大 。 以拈笑馆定本《群芳谱》为例 , 该文献分别记载四喜、三庆、春台三戏班优伶艺人 , 据笔者统计共170余人 , 其中北京籍88人 , 苏州籍34人 , 其余为天津、湖北、扬州、徽州(安徽)、山东、山西等地人 , 北京籍艺人超过总数的一半 。 这些艺人所居住的韩家潭、樱桃斜街、李铁拐斜街、百顺胡同等也正是今天被誉为“京剧发祥地”的大栅栏地区 。 此外 , 具有浓郁北京文化特色的堂会和票友形式 , 是京剧演出的重要补充和延伸 , 也是京剧生长的坚实土壤 。 “票友”的最初概念是专指清朝八旗子弟的演出许可身份 , 后成为京戏非专业爱好者的统称 , 这是世界戏剧界的一种普遍现象 , 但像京剧这样大规模的票友群实不多见 , 而这也与北京历史文化发展及京剧形成过程本身密切相关 。
作者赵娟 , 系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
编辑:湘 宇
校审:水 寿
中国历史研究院官方订阅号
【|赵娟:京剧的形成与北京历史文化】历史中国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