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王煜:西王母地域之“西移”及相关问题讨论( 二 )


但如前所述 , 《穆天子传》并非纯然神话 , 有一定的早期历史内核 , 其所载西王母之地有飘渺难定的神话之说 , 亦有堪入史籍的现实之说流传于后世 。 《十六国春秋》载:“酒泉太守马岌上言 , 酒泉南山即昆仑山之体也 。 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 , 即在此山 。 山有石室王母堂(一作“玉室”) , 珠玑镂饰 , 焕若神宫 。 ”《晋书·张轨传》亦同 , 皆说穆王见西王母之地在河西酒泉一带 。 这种说法看似出于较晚的文献 , 但仔细考征 , 其自有一脉相承的来源 。 《汉书·地理志下》载:“临羌 , 西北至塞外 , 有西王母石室、仙海、盐池 。 北则湟水所出 , 东至允吾入河 。 西有须抵祠 , 有弱水、昆仑山祠 。 ”临羌在河西金城郡 , 向西北塞外推进 , 也就愈与酒泉相近 , 正与前引《十六国春秋》与《晋书》所载周穆王见西王母之地相合 。 《论衡·恢国篇》亦载:“金城塞外 , 羌良桥桥种良愿等 , 献其鱼盐之地 , 愿内属汉 , 遂得西王母石室 , 因为西海郡 。 周时戎狄攻王 , 至汉内属 , 献其宝地 。 西王母国在绝远之外 , 而汉属之 。 ”言其在金城郡塞外 , 与《汉书·地理志》相同 , 可见西王母在河西之说并非后世臆造 , 亦是一自成系统的说法 。
而上述《汉书·地理志》、《论衡》、《十六国春秋》、《晋书》中关于西王母地域之记载与后面将谈到的《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后汉书·西域传》、《魏略·西戎传》、《魏书·西域传》、《后魏书·西域传》、《北史·西域传》的记载相去甚远 , 明显出于另一系统 。 笔者认为 , 前一系统便是来源于周穆王西征的传统说法 , 所以此系统的材料中屡次谈到周穆王和周代 , 而后一系统的材料中从不涉及这一点 。 《汉书·地理志》中虽未明言周穆王 , 但其与同书《西域传》所载完全不同 , 显然属于前一系统 。 可见 , 西王母居于河西一带的说法是有其源流、自成体系的 , 是《穆天子传》所载周穆王见西王母神话的一个现实版本 , 甚至是其现实来源 。
综上所述 , 秦汉以前关于西王母地域的说法大体上有两类 。 一类是神话式的 , 虽有各种名目 , 但并无实际所在 , 只是西方和西极某地的虚指 , 以《山海经》和《穆天子传》最为典型 。 这种说法一直流行到西汉中期以前 , 《尔雅·释地第九》认其为西荒之地 , 《淮南子·墜形训》说其“在流沙之滨” , 皆是虚指 。 另一类是历史式的 , 是周穆王西征故事的历史式流传 , 其说西王母皆在河西(今甘肃、青海)一带 。 持这种说法的虽然都是先秦以后的文献 , 但传承有序 , 系于穆王之事 , 且与当时的流行看法完全不同 , 应该有更早的来源 。
二西汉中期以后西王母之地域
西汉中期以后关于西王母地域的说法亦可分为两类:一类持其在河西一带 , 已如上述;一类则随着西域的开辟 , 随着人们对西方世界认识的推进而一路将其西推 , 处于不断的西进之中 。 后者更代表当时的流行观点 。
《史记·大宛列传》中根据张骞等人的报告记载:
条枝在安息西数千里 , 临西海 。 暑湿 。 耕田 , 田稻 。 有大鸟 , 卵如甕 。 人众甚多 , 往往有小君长 , 而安息役属之 , 以为外国 。 国善眩 。 安息长老传闻条枝有弱水、西王母 , 而未尝见 。
张骞等汉使者并未到达条枝 , 所谓“前世汉使皆自乌弋以还 , 莫有至条枝者也” , 所以才有“安息长老传闻”之说 。
“西海”即地中海 , 可见“条枝”在地中海岸 , 说者或以其为塞琉古朝叙利亚王国 。 不论其地究竟在何 , 总之为当时人认为的最西之国 , 所以《汉书·西域传》中说“自条枝乘水西行 , 可百余日 , 近日所入云” 。 《大宛列传》言“(安息)其西则条枝 , 北有奄蔡、黎轩” , 《汉书·张骞李广利传》颜注“犛靬即大秦也” , 《后汉书·西域传》亦载“大秦国一名犂鞬 , 以在海西 , 亦云海西国” , “大秦”即罗马帝国 , 似乎“黎轩”才是当时之最西之国 。 其实“黎轩”即“大秦”的说法起于东汉以后 , 故而《后汉书》和颜注有此说 , 查《史记》、《汉书》中所列之序皆为“安息、奄蔡、黎轩、条枝” , 即使其序非一列向西 , 也从未言“黎轩”在“条枝”西者 , 《后汉书》中才有这种说法 。 可知西汉时期所知之最西国应该是“条枝” , 所以《汉书》中言其西便是日落之处 , 不复有国度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