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忒克·端方|玩良渚,都是古玉圈塔尖的人!( 三 )


本文图片

托忒克·端方|玩良渚,都是古玉圈塔尖的人!
本文图片

托忒克·端方|玩良渚,都是古玉圈塔尖的人!
本文图片

托忒克·端方|玩良渚,都是古玉圈塔尖的人!
本文图片

托忒克·端方|玩良渚,都是古玉圈塔尖的人!
本文图片

托忒克·端方|玩良渚,都是古玉圈塔尖的人!
本文图片

托忒克·端方|玩良渚,都是古玉圈塔尖的人!
本文图片

托忒克·端方|玩良渚,都是古玉圈塔尖的人!
本文图片

托忒克·端方|玩良渚,都是古玉圈塔尖的人!
本文图片

托忒克·端方|玩良渚,都是古玉圈塔尖的人!
本文图片

托忒克·端方|玩良渚,都是古玉圈塔尖的人!
本文图片

托忒克·端方|玩良渚,都是古玉圈塔尖的人!
本文图片

托忒克·端方|玩良渚,都是古玉圈塔尖的人!
本文图片

玉器是良渚文化的重要内涵 。 良渚文化的用玉制度 , 包括玉器的种类和组合、形和纹样、数量和品质是墓主人身份、等级和地位的反映 。 玉器集当时顶尖工艺之大成 , 玉料的获取和控制、耗时费工的雕琢都需要大量的社会劳动力和有序的社会组织机构来保障 , 玉器是复杂化聚落等级和规模的体现 。 作为主要精神信息载体的玉器 , 玉质玉色、形和纹样反映了良渚社会的观念意识形态 , 是探索原始宗教信仰的钥匙 。 良渚玉器也是同时期东亚古玉文化的最高水平者 , 是中华玉文化的重要基石 。 良渚玉器的考古学研究包括埋藏的情景分析、琢玉工艺的观察、背后精神领域的探索等 。 玉料是首先要关心的话题 。
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最早的玉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的跨湖桥文化 , 至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时期数量渐丰富 , 出现了环玦、管珠等 , 玉料基本为软质地的叶腊石、萤石和硬质地的石英、玛瑙 。 崧泽文化晚期 , 也就是公元前3300年前后 , 玉器的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加 , 出现了透闪石软玉 , 至良渚文化时期以透闪石软玉为主体的用玉体系完全确立 。
最高等级墓地和核心墓葬无疑是良渚玉器的最佳代表 , 如良渚文化早期余杭反山、瑶山墓地 , 良渚文化晚期武进寺墩M3等 。 反山位于良渚古城莫角山宫殿区的西北 , 是一处人工堆筑营建的良渚文化时期最高等级墓地 , 被誉为“土筑金字塔” , 1986年清理了11座良渚文化大墓 。 M12是核心墓葬 , 随葬了丰富的玉器、石器、嵌玉漆器等 , 若以单件计 , 达658件 。 玉器中有琮、璧、钺、豪华权杖玉端饰、成组半圆形饰、三叉形器、冠状器、成组锥形器、环镯、各类端饰、多种穿缀形式的管珠等 , M12:98琮、M12:100-1玉钺是迄今所见同类器中最大最精美者 , M12堪称王墓 。
托忒克·端方|玩良渚,都是古玉圈塔尖的人!
本文图片

图一反山M12出露的玉器
反山M12玉器的玉色甚为整齐 , 基本为黄白色 , 就是俗称的“象牙黄”、“南瓜黄”、“鸡骨白” 。 黄白色玉器是当时高等级墓地随葬玉器的主流色 , 反山、瑶山墓地 , 以及新近发掘的良渚官井头墓地中的随葬玉器中 , 多为这类玉器 。 反山M12出土的玉器 , 经过抽样检测均为透闪石软玉 。 中国地质科学院闻广先生曾指出中国古玉主要指软玉 , 是致密块状的角闪石组钙角闪石类的透闪石-阳起石系列矿物 , 一般具有交织纤维显微结构 , 具有极高的韧性 。 软玉的质量取决于其显微结构 , 显微结构决定了软玉的堆集密度、透明度和光泽感 , 致密程度愈高 , 加工之后的润泽感就越佳 。 闻广先生还指出 , 软玉颜色的基本常见色调是黄绿色 , 由于一些微量元素含量的不同 , 如铁、铜等 , 才使得玉色呈现出斑驳杂离的情况 , 或者偏青绿色泽 。 玉、丝、漆、瓷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土特产 , 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出现的玉、丝、漆三者 , 它们之间的物质形态虽然相去甚远 , 但都可以共同让人们感受到温润、莹泽、明亮这些以柔润淡雅的光为特征的愉悦和享受 , 玉既有材料坚硬所体现的刚 , 又有质地温润所反映的柔 , 牟永抗先生把“玉”的特性归纳为刚柔共济和温润淡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