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被批“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书”,中华书局回应( 五 )


第605页
第1294页
“赠成容若侍中”条:“成容若 , 即纳兰性德(一六五五——一六八五) , 满洲正黄旗人 , 纳喇氏 。 为大学士明珠之子 。 以避废太子名改成德 , 字容若 , 别号楞伽山人 。 ”
“挽成容若”条:“成容若 , 即纳兰性德 , 满洲正黄旗人 , 纳喇氏 。 大学士明珠子 。 原名成德 , 以避废太子名改成德 , 字容若 , 号楞伽山人 。 ”
啊 , 我死了!这是找了个九漏鱼来整理的吗???到底啥是原来的名字、啥是改后的名字 , 您自己能不能捋清楚...真相是纳兰容若原名成德 , 因避讳改名性德 。 这样的错误实在不该出现 。
第639页
“击汰吊红鄂”条:“以船桨拍击水波 , 惋惜着落在水中的花萼...鄂 , 通‘萼’ 。 花托 。 ”
看到这里实在哭笑不得 。 《史记》:“(熊渠)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 , 中子红为鄂王 。 ”《世本》:“熊渠封其中子红为鄂王 。 ”红鄂指此 。 明明是自己没读懂 , 偏偏要创造一个完全没有根据的通假字 , 陂主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整理者的这种做法 , 不懂的地方你直接不注都行 , 还要来一手“沃兹基·硕德” , 真当这是中学生作文呢?
第847页
“牂牁水涸见石穴”条:“牂牁河水干后见到端砚坑 。 牂牁 , 即牂牁江 , 又名北盘江 , 主要指北盘江上游一带 , 得名于贵州古代有名的牂柯国 。 ”
端砚因产于端州(今属肇庆)而得名 , 贵州的江水干了 , 如何能见到开采端砚的石坑?其实流经肇庆的西江也有牂牁江之名 , 屈大均《上端州作》云“一峡牂牁束 , 千家郁水浮” , 可证 。
第857页
第858页
“今时琅琊树旗帜 , 祭酒司勋万夫避”条:“谓现在琅琊山一带竖起旗帜 , 诗坛祭酒和司勋的称号众人避之不及 。 二句谓当时山东诗坛纷乱 , 各据山头 。 ”
“使君夹毂同齐盟 , 江人黄人不敢争”条:“谓使者带着亲兵与同盟军 , 江国和黄国的人不敢和使者抗争 。 使君 , 尊称奉命出使的人 。 此指于氏 。 夹毂 , 南朝诸王亲兵 。 诸王出则夹车作卫队 , 故名...齐盟 , 同盟、诸国合盟 。 江人 , 江国人民 。 江国 , 周朝诸侯国 , 故都在今河南省息县西南 。 后为楚国所灭 。 黄人 , 黄国人民 。 周朝诸侯国 , 故都在河南省潢川县隆古乡 。 后为楚国所灭 。 此以江人黄人指当时文坛各派 。 ”
这两条注释一塌糊涂 。 “祭酒司勋” , 指王士禄、王士禛兄弟 , 当时王士禄为吏部考功员外郎 , 有《司勋五种集》 , 王士禛为国子监祭酒 。 二王是山东人 , 为诗坛名家 。 这两句是说二王领袖诗坛 , 无人能与争锋 。 “当时山东诗坛纷乱 , 各据山头”云云 , 无凭无据说这话也不怕闪了腰 。
接下来的“使君夹毂同齐盟 , 江人黄人不敢争” , 用了《左传》中的典故 。 《左传》:“秋 , 九月 , 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 。 ”这首诗题为《赠于子先学使》 , 于子先即于觉世 , 这两句是恭维于觉世 , 说他与王氏兄弟在诗坛并驾齐驱 , 其他各派不敢与他们抗衡 。
这里“使君”指于觉世不错 , 但却不是什么“尊称奉命出使的人” , 使君就是一种尊称 , 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 , 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 , 唯使君与操耳” , 如果使君是“奉命出使的人” , 那刘备又是谁的使者?至于说“夹毂”是“南朝诸王亲兵” , 也是同样可笑 , 要知道 , “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 , 这是春秋时候的事 , 带着南北朝时代的兵 , 参加春秋时代的盟会?周星驰电影说拿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 , 已经够荒诞了 , 带着千年后的卫队 , 去参加千年前的盟会 , 不知道会是怎样一个场景 。 其实“夹毂”同样出自春秋诸侯会盟的故事 , 《春秋感精符》:“黄池之盟重吴子 , 滕、薛夹毂 , 鲁、卫骖乘 。 ”而“同齐盟” , 则是以王氏兄弟比齐国、于觉世比宋国 , 恭维于觉世咖位与王氏兄弟相当 。 “使君夹毂同齐盟” , 这一句三个词组 , 没一个字解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