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廖久明评《九人》|唤醒被遗忘多年的美好历史( 二 )


在阅读该书过程中 , 九位中国留学生的性格逐一展现在我们面前:第一、二封信便称呼罗曼·罗兰为“同志”“老兄”的盛成 , “每次写信来都为借钱”的敬隐渔 (169页) , 得到罗曼·罗兰和瓦莱里这些不同阵营代表人物赏识的梁宗岱 , “最忠实的信徒”李家齐 (256页) , “纯朴而认真”的阎宗临 (269页) , “单纯、活跃、爽直和善心”的汪德耀(301页) , “孤僻、高傲、急躁性格”的傅雷 (332页) , “个性孤高”的高长虹 (422页) , “在音乐学校盘桓了十年”的张昊 (436页) 。
笔者认可“言之无文 , 行而不远”的观点 , 认为纪实作品与虚构作品的主要区别在于内容而不是表达 , 因此认为哪怕是纪实作品 , 也应该在情节、人物等方面下功夫 , 《九人》便是这样一部成功的作品 。
二、译介了大量国外资料
2011年 , 笔者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资助成果《高长虹年谱》在人民出版社出版 。 在该年谱出版后 , 笔者仍然一有机会便请人查找高长虹1932年至1938年游学欧洲期间的资料 , 只有刘志侠找到了 。 在《高长虹》章 , 作者介绍了高长虹游学欧洲期间发表的六篇文章:在巴黎《世界》周刊第294及295期(1934年2月17日及24日)用法语发表的长篇小说《中国矿工》(部分) , 在日内瓦《东西文化》第1卷第9期(1935年4月)、第2卷第3期(1935年10月)、第2卷第7期(1936年2月) , 分别用法语、英语、德语发表的诗歌《给巴黎的中国学生》(回国后收入集子《政治的新生》 , 更题《中国》)、论文《行动与诗》《中国绘画与行动》 , 在巴黎《欧洲》月刊第183期(1938年3月)、第194期(1939年2月)发表的论文《中国绘画中的象征主义》《中国新文化》 。 笔者在阅读第二遍时留意了一下 , 该书每一章都有之前国内没有译介过的作品、新闻报道等 。 值得特别介绍的是前文提到的傅雷法国留学生活的新披露 。 尽管在二十世纪初期留法中国学生中 , 有关傅雷的“欧洲经历资料最丰富 , 最为人熟悉” (326页) , 刘志侠仍然通过悼文《达尼埃鲁神甫谈傅雷》提供的线索 , 找到进入傅雷在法四年生活的未知世界的大门 , 填补了这个时期的空白 。 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董强教授敏锐地看出这些新文献的价值 , 在法国驻华大使馆和北京大学支持下 , 邀请刘志侠和卢岚作为策划人 , 于2020年11月底在北京举办了“傅雷的法兰西青年岁月”展览 。
《九人》第二章题为《敬隐渔》 , 令人想起张英伦用了五年多时间才完成的《敬隐渔传奇》 。 他查阅的外国图书馆、档案馆多达九家:法国国家图书馆、里昂市图书馆、巴黎东方语言学院图书馆、巴黎亚洲之家图书馆、巴黎外方传教会档案馆、巴黎外方传教会亚洲图书馆、法国外交档案馆、法国邮船公司历史档案馆、瑞士巴塞尔高等院校图书馆 。 张英伦的努力换来了丰硕的成果 , 不但2015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敬隐渔传奇》 (修订后于2016年以《敬隐渔传》为题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 2016年还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敬隐渔文集》 , 2019年再出版了他和胡亮编的《敬隐渔研究文集》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在这三本书中 , 都引用或收录了从这些图书馆、档案馆找到的大量资料 。 在这种情况下 , 后来者还有什么可为呢?尤其是刘志侠在“后记”中说过 , 张英伦曾经把从里昂和瑞士来之不易的资料慷慨送给他 。
笔者好奇地对照了一下 。 在《敬隐渔》章中 , 仍然发现了一些《敬隐渔传》未收入的资料:罗曼·罗兰私人收藏的《莽原》半月刊第7-8期合刊“罗曼·罗兰专号” , 扉页左方有敬隐渔以绿色墨水题写的赠辞 , 右方是罗曼·罗兰的备忘文字 (129-130页) , 1926年9月4日罗曼·罗兰日记有关敬隐渔第二次来访的记载 (133页)、罗曼·罗兰1929年10月中旬日记对敬隐渔法国经历的全面反省 (169-170页)、雷宾1929年12月30日致罗曼·罗兰全函 (184-186页 , 张英伦著《敬隐渔传》只翻译了部分内容)、罗曼·罗兰1929年12月31日日记有关敬隐渔在瑞士的最后行踪 (1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