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刘铮读《月球》︱故事并没有真的结束( 四 )


由于郭爽一直从当代处境出发展开她的叙事 , 因此即便在她无意对当代史做正面的回应时 , 她的作品里仍然体现了一种真正的“历史感觉” , 一种不是由标志性的事件、思潮或观念建构而成的历史感 , 而是由感受、情念和愿望交织而成的历史感 。 贯穿于《离萧红八百米》《换日线》《峡谷边》以及郭爽上一部小说集里的《九重葛》《拱猪》等作品里的这种历史感觉 , 是在人的血肉里的 。 历史 , 是在人的血管里、骨髓中流动着的 。 这一肉体深处的历史 , 是历史的一种存在方式 。 而在中国人肉体深处的历史 , 更是中国历史不能不采取的一种存在方式 。
三、小说比现实更真实
正因为郭爽想捕捉的是人的感受、情念和愿望 , 所以她的小说并不以“故事性”见长 。 我们不难留意到 , 在小说集《月球》中 , 几篇最好的作品 , 往往有着接近中篇小说的篇幅 , 却没有短篇小说就能容纳得了的那种故事 。 这一特征 , 是与郭爽的创作方式密切相关的 。 她无意于按传统叙事的起承转合来讲述 , 而在通俗叙事迷恋“反转、再反转”的情节拨弄的当下 , 她对“故事性”的不肯轻易就范 , 就不仅仅是一种直觉 , 而是寓有反拨之意 , 兼有高远的追求 。 往大里说 , 故事其实是反生活的 。 伍尔夫、乔伊斯早就发现了 , 生活是汹涌的 , 庞杂的 , 凌乱的 , 它不应该被化约为梅里美、莫泊桑式的明净故事 。 好的当代小说 , 像是从生活的洪流中截取的一段水体 , 它有它独特的成分、速度、粘性、应力张量……这一切 , 不大可能被含括在一则明净故事里 。 因此 , 我们当欣然于《离萧红八百米》《换日线》的“不大有故事” , 欣然于它们只写人的感受、情念和愿望 , 而又写得那么好 。
批评家詹姆斯·伍德(James Wood)曾不止一次在文章中表达对契诃夫短篇《吻》的欣赏 。 《吻》写一名身材矮小、不讨人喜欢的军官被一位姑娘错吻 。 詹姆斯·伍德欣赏这篇小说毫不让人意外 , 我觉得值得注意的倒是他指出的这样一点:他问道 , 军官在昏暗的房间里 , “窗子大开着 , 有杨树、丁香和蔷薇的气息” , 这是军官自己嗅到的吗?还有 , 军官被错吻的地方“有轻微的、舒服的、凉凉的刺痒 , 像是薄荷带来的那种” , 这是军官自己感到的吗?詹姆斯·伍德其实在暗示 , 小说人物的感受力是追不上作者的感受力的 , 作者将自己的部分感受力赋予了角色 。 这种“感受力赋予” , 在当代作品中 , 也并不少见 , 比如我以前读柴崎友香的《睡着也好醒来也罢》便对此印象深刻 , 柴崎使她笔下的女主人公的感知比她实际上可能有的更纤细一些 。 而滨口龙介后来将小说改编为电影 , 却无力将这一非常纤细的感知用视觉的方式加以呈现 , 这是他改编失败的主要原因 , 不过也从一个侧面证明 , 小说的优长 , 恰恰在于它更敏感、更纤细 , 而属于感受、情念和愿望的那些部分 , 是难以视觉化的 。
在郭爽的新小说集里 , 较之她前一部小说集 , “感受力赋予”更多也更明显了 。 或许 , 小说角色在年龄、身份、社会阶层等方面与作者本人的接近 , 使得这种“赋予”更顺理成章了 。 假若詹姆斯·伍德读了《换日线》 , 他可能也会问 , 叙事者那如潮水般一次次涌现的细碎感受 , 是她自己的吗?当然 , 在我看来 , 小说人物的感受力并不必然追不上作者的感受力 , 而应该说 , 小说人物(我们不妨临时将其想象成那种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在小说里永远是一种形塑 , 她到底不是真实世界中的人 , 而这一点 , 却并不必然妨害其真实性 。 被作者赋予了部分感受力的角色 , 较之那个现实世界的人物原型 , 在小说的意义上 , 反而可能是更真实的 。 这是因为 , 尽管小说的世界无法游离于现实的世界而存在 , 可小说的世界其实比现实的世界更广大、自由度也更高 , 小说的真实性高低 , 往往不是看它“复刻”现实的程度 , 而是看它将实感跟广度、自由度糅合得怎样 。 这意味着 , 在我看来 , 《睡着也好醒来也罢》里的朝子和《换日线》里的盈盈 , 较之“实际上可能有的”两位东亚女性 , 反而可能是更真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