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凯文 梁涛|荀子思想新论纲( 五 )


由于统类贯通古今 , 代表了礼法背后的共相、共理 , 故荀子既讲“法先王” , 也讲“法后王” 。 “法先王 , 统礼义 , 一制度 , 以浅持博 , 以古持今”(《荀子·儒效》) 。 “凡言不合先王 , 不顺礼义 , 谓之奸言 , 虽辩 , 君子不听”(《荀子·非相》) 。 这是主张要“法先王” 。 “天地始者 , 今日是也;百王之道 , 后王是 也”(《荀子·不苟》) 。 “欲观圣王之迹 , 则于其粲然者矣 , 后王是也”(《荀子·非相》) 。 这又是主张要以后王为法 。 可见荀子并没有将先王、后王对立起来 , 只是将在实践和认识上有所侧重而已 。 就法后王而言 , 荀子认为先王之中并非没有贤人和善政 , 但当时的礼义法度即使有所传述 , 因为年代久远 , 只能略知一二而不够详尽 。 如果偏执于先王之法 , 就难免会出现以偏概全的做法 。 先王的法度因为时间久远而未必可以适用于今天 , 所以 , 要想了解先王之道 , 就应当以近推远 , 借助后王之法来实现对先王之道的把握 。 另外 , 法度不是成于一时一人之手 , 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 是历代圣人圣王积累、改进而成的 。 因此 , 后王之法是对先王之法的继承 , 蕴含着先王之法的精华 , 它经过了历史的洗涤 , 在传承的过程中 , 既根据现实又依据法理有所损益 , 自然比久远的法度更适合于当时的社会 , 因此 , “舍后王而道上古”(《荀子·非相》)自然是不合理的 。 但强调“法后王”并不意味着否定先王的合理性 , 后王之道毕竟是来自先王 , 是对先王之道的延续和发展 。 礼是历史文化的产物 , 是创造、发展、变迁的有机体 。 “礼以顺人心为本 , 故亡于礼经而顺于人心者 , 皆礼也”(《荀子·大略》) 。 圣贤明哲知通统类因时制宜 , 缘古礼而推新礼 , 使礼之内容不断出新 , 礼之价值贯穿历史 , 是为“百世可知” 。 可见 , 荀子并不拘泥于古今 , 虽强调法后王 , 但也不否定先王 , 而是择其善者而从之 , 既法后王 , 亦法先王 。
四、荀子思想与当代儒学重建
通过以上对荀子思想新论纲的概括 , 便容易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荀子思想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 , 以至于出现了荀学热?这既涉及对儒学的完整理解 , 也关涉当代儒学研究状况 。 我们知道 , 孔子创立儒学 , 提出两个重要概念:仁与礼 。 他一方面提出超越性的仁 , 用仁唤醒人的道德意识 , 把人的精神向上提、向外推 , 通过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 , “修己以安人”(《论语·宪问》) , “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子路》) , 主动承担起扶危济贫乃至平治天下的责任;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视礼 , 认为“礼乐不兴 , 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 , 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 希望通过“克己复礼” , 确立和谐的政治秩序 。 前者是“为政以德” , 后者是“为国以礼” 。 “为政以德”强调的是执政者的德性、身教 , “为国以礼”则突出礼义制度的重要性 。 故从孔子开始 , 完整的儒学至少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成己安人 , “为政以德”(《论语·为政》);二是推己及人 , “为国以礼”(《论语·先进》) 。 孔子之后 , “儒分为八” (《韩非子·显学》) , 儒学出现分化 , 从思想倾向上看 , 则可主要分为“主内派”与“主外派” 。 其中孟子主要发展了孔子的仁学 , 他把仁落实到心 , 提出“仁 , 人心也”(《孟子·告子上》) , 以四端之心释仁 , 进而言性善 , 使夫子之旨“十字打开 , 更无隐遁”(《陆九渊·象山语录》) , 故后人称为孔孟之道 。 荀子则发展了孔子的礼学 , 认为礼之作用是消弭纷争 , “养人之欲 , 给人之求”(《荀子·礼论》) , 建构起一套制度礼法之学 , 故可称为孔荀之制 。 前者偏重于道德 , 后者侧重于政治 , 二者虽互有联系 , 却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 遵循不同的原则 , 共同构成完整儒学的基本内容 。 但从以后儒学的发展来看 , 二者的地位是不平衡的 。 如果说汉唐时期 , 由于“孟荀齐号” , 孔孟之道与孔荀之制在一定程度上共同受到重视的话 , 那么 , 宋元以后 , 随着由“孟荀齐号”到“孔孟一体”的转变 , 则出现畸轻畸重的情况 。 孟子地位不断提升 , 有亚圣之称 , 《孟子》一书也由子入经 , 完成了升格运动 。 荀子地位则不断下降 , 不仅被排除出道统 , 还落得“大本已失”的恶评 。 之后虽然有学者为荀子辩诬、翻案 , 但始终难以改变尊孟贬荀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