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芯|新诗研究|张德明:综合的诗艺与圆融的美学——王学芯诗歌论( 二 )


有些眼睛又细长了许多
有些脸上掠过捉摸不定的影子
一丝笑意后的诡异
尾巴神奇地缩向体内
一只狂吠的狗过来
一只猫吞食云鳞
两匹马相向嘶鸣没有回声
两峰骆驼咀嚼砂砾脸挨着脸
人面狮身
石头被美人鱼咬得流血
水草从天上一丝丝垂挂下来
碰到山冈上凝视的眼睛
云在变幻
云不再是天上的云
舞台坍塌在云烟的门口
诗人原是写躺在山冈的草坡上观看天空的景观 , 尤其是关注天空中的云朵变幻不定、千姿百态的情形 。 不过 , 诗人并非止步于对天空云朵的客观真实的描画 , 以尽显自然之奇幻妙美 , 而是采用了比拟的书写方式 , 将对人类和动物的述写之语挪移到关于云的述写上 , 或者说是用刻画人类和动物界的知识内容来表现自然 , “面孔”“眼睛”“脸”“血”等词联袂出场 , 将无生命的云描写得生命力盎然 。 这样一来 , 诗人在观云赏景的最初立意之外 , 无形中又生成了观看世界和人生的思想主题 。 当我们读到最后一节 , “云在变幻/云不再是天上的云/舞台坍塌在云烟的门口” , 便对人生多变、世事难料的生存之道有了直观与深邃的体悟 。 可以说 , 在《躺在山冈的坡上》一诗中 , 风景之写照与人生之洞察两种主题是被诗人综合起来进行处理和写照的 。
现代诗歌主题的“综合性”不光是指主题的多义性 , 还包括文本内涵的复杂性 。 在王学芯那里 , 其复杂性的呈现有多种形态 , 其中对江南这个特定地理空间的诗化演绎 , 往往体现为地理江南和文化江南的双重书写 。 较典型的有组诗《秋风的回旋》《江南民居:朱厅弄22号》等 。 《秋风的回旋》由二十首抒情诗构成 , 最初刊发于《十月》2015年第4期 , 后收入诗集《飞尘》 。 组诗所抒写的“秋风”无疑是江南的秋风 , 因为它有潮湿的气息 , 有清冷的色调 , 有落叶的痕迹 , 有哀婉的风韵 。 “遇到一垛白色的墙/秋风握住一簇秀竹/投放时隐时现的逸事//引入小巷的衣衫/在筹划未来的矮凳上坐下/跟几个老人闲聊童年”(《秋风第八首》) , “此刻天空独自站在雨中/雨水看上去黝黑/秋风的喧声在树叶间下沉/那每一片的背影/带走路上的光斑//秋风吸入潮湿的日子/落叶悄悄爬行/如同盲人走过遗忘的树”(《秋风第十二首》) , “黄昏浸在小巷的边缘/一座江南民居墙上移过/最后淡淡的光/像记忆中的炊烟从额头上/升起在空中悬浮不动/那种晚霞的温暖/直抵过去的星辰”(《秋风第十三首》) , 诗中抒写的秋风 , 有情有味 , 它们是秋季莅临江南大地时自然世界的生成物 , 其情态与面貌都被赫然打上地理江南的烙印 。 而风物甚好、烟雨迷蒙的江南也滋长着富有情义的文化 , 这文化事实上已浸染在江南的阳光与风雨之中 , 也流溢于诗人王学芯的笔端 。 在上引诗句中 , 我们看到了秋风中自然现身的诸物 , 如“黄昏”“白墙”“小巷”“秀竹”“炊烟”“晚霞”“雨水” , 这些典型的江南物象 , 既有地理江南的区域个性 , 又有文化江南的深厚底蕴 。 可以说 , 从王学芯细致描摹的秋风秋景之中 , 我们能深切感知到他笔下的江南是多层面的、多义的和复数的 , 绝不只是对风景江南的照相机式翻拍 。
组诗《江南民居:朱厅弄22号》同样收录在王学芯的诗集《飞尘》中 , 最初刊载于《钟山》2015年第3期 。 我们知道 , “民居的形成与自然条件有很大关系”[5] , 也就是说 , 一个地区的民居生成总是与该地区特定的气候、地理、地貌相关 , 因此江南民居必定与江南地区的气候特征、地理环境相映照 。 同时 , 一个地区的民居建筑 , 也与此地人们的文化、信仰、习俗观念等社会因素密不可分 , 民居的建筑中往往会折射出当地人的社会心理和文化习惯 。 因此 , 聚焦与审视民居 , 一定程度上就必须将民居建筑中拥有的地理性内涵和文化性内涵一并阐释 。 组诗《江南民居:朱厅弄22号》是对江南民居的诗意阐发 , 也鲜明体现着对地理江南和文化江南的同时观照与双重书写 。 “江南民居:朱厅弄22号/一个掉着头发的客厅/两个天井/经常流泪 , 三个书香的房间 , /侧房稻草潮湿/灶间等待柴烟/那刻着一百四十三平方米的契印/是清末民初的玉石” , 民居的江南特征由此可见一斑 。 更重要的是 , 这组诗“以吟咏民居为诗情散发的起点 , 展开了对江南历史和文化的追踪”[6] , 诗人主要通过江南民居的渐次颓败与不断消逝 , 对文化江南某种深厚的传统底蕴正在被大潮般的现代文明侵蚀和吞没的现实惨景发出哀怨与悼惜的沉痛之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