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权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通价值 , 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全人类的东西就是西方的 。 1948年制定《世界人权宣言》的时候 , 中国派去一位专家 , 叫张彭春 , 他是张伯苓的弟弟 , 他们两个一起创建了南开大学 。 张彭春是一个学者 , 后来他做了外交官 , 是一个学者型的外交官 。 他作为人权起草委员会唯一的副主席 , 就在人权宣言里做出一个重要的贡献 。
本文图片
张彭春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
西方人说 , 人权的观念来自人的理性 , 这个当然不错 , 因为西方人觉得人是一个理性的动物 。 张彭春说这不够 , 还要加上儒家孔子说的“仁” 。 “仁”是什么?通俗一点就是良知 。 人类都有良知 。 所以人权这个东西不仅靠人的理性 , 它也同时来自于人的良知 。 后来被那些西方的同行欣然接纳 。 人权这套价值观念不是西方独有的 , 它同样也从中国的文化传统当中获得资源 。 中国特殊的文化 , 在这个时候 , 被张彭春升华为一个全人类共同的普遍主义的价值 。
所以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 , 怎么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 把它从一个中国自身的历史、文化当中拯救出来 , 重新解释提升 , 成为一个和现代能够接轨的东西 。 这个努力已经做了一个多世纪 。 陈寅恪在上个世纪20年代已经意识到中国未来的文化的复兴就像宋明理学一样 , 宋明理学成功地把佛教内化进来 , 但是它形式上是中国的 , 思想内核是佛教的 , 但是成为宋明理学以后就是中国自身的传统 。
所以他已经很清晰地意识到 , 中国未来的文化 , 既不能是封闭的 , 也不能是全盘西化的 , 一定是重新以宋明理学的方式进行一次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 所以后来陈寅恪给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写审查报告的时候讲了那句名言 , “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 , 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 。 也就是说 , 开放吸收是第一位的 , 但是吸收的同时 , 还要有主体性 。 如果你的本位忘记了 , 最后吸收进来 , 你的根在哪里 , 主体性在哪里?
这当然讲起来很抽象 , 我这里讲一个比较通俗一点的故事 , 帮助你们理解 , 这是第九个故事 , 调色拉酱的故事 。 现在的人自己做色拉 , 色拉酱都是现成买来的 。 我小时候 , 上个世纪70年代 , 没有现成的色拉酱可以买 。 上海人做色拉酱怎么办?拿一个鸡蛋 , 敲开以后 , 蛋白不要 , 留下蛋黄 , 然后把油(最好是好一点的精致油)一点一点倒进去 , 用一双筷子来调 。 注意 , 一定是要么顺时针 , 要么逆时针 , 千万不要方向反了 。 调了以后 , 油和蛋黄融为一体 , 你要耐心 , 慢慢调、慢慢调 , 一开始加一两滴 , 然后再慢慢多加一点 。 小孩子一开始做很好玩 , 后来没耐心 , 哗 , 油倒太多了 , 完蛋 , 这就调不好了 , 再也不可能调在一起 , 油是油、蛋黄是蛋黄 , 就乱了 。
你现在想象一下 , 外来文化就是这个油 , 中国文化就是这个蛋黄 , 你要很耐心地慢慢调 , 慢慢地 , 它们融为一体成为色拉油 , 你分得清哪个是油、哪个是蛋黄吗?一个蛋黄可以调好大的一碗色拉酱 。 一个蛋黄就可以了 , 不用第二个 , 蛋黄有很强的同化能力 , 只要你有耐心 。 慢慢调的话 , 它的结构是不破坏的 , 把外来的文化内化了 。 如果太快的话 , 结构破坏了 , 被外来文化冲击了 , 就形成不了它的同化能力 。 调出来的色拉酱 , 就像宋明理学一样 , 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一片 , 不分你我 , 成为一个升级版的中华文明 。
- 林少娟|春节·乡音 | 方言里的春节,倒映着团圆,消融了风雪
- 技艺|碑林:春节里的“非遗” 新年里的“老味道”
- 晚报|习俗·讲究丨正月初一拜大年!
- |新华时评·从春节看文化自信丨团圆:拆不散的纽带,割不断的血脉
- 社论|无论身在何处,你我乡愁如一 | 春节社论
- 才能震|谢茂松:春节的文明原理与文明智慧——日新其德与可大可久
- 春节|市及肃州区图书馆春节期间“不打烊”
- 化学|春节童书推荐
- 中国网络电视台$2022世界福州十邑春节联欢晚会除夕面向全球播出
- 年俗|晋祠博物馆话年俗——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