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迹|千里千年:《千里江山图》的流传( 二 )


一般来说 , 没有无利益、无动机篡改原名原作者的冲动 , 尤其是所谓“改成”或“随意命名”的“王希孟”在宋元明清时期并不知名 , 不能产生重大利益 , 且《千里江山图》由梁家家藏传世 , 并无谋利意图 。
如果没有充分证据 , 我们应该认为梁清标是按照当时一般程序更换的外签 。 原来的外签上一般还会有作者生平、重要收藏家、重要题跋者等信息 , 宋荦诗中又提示王希孟二十余岁早卒的信息 , 可能也是来源于梁清标更换之前的外签 。 这是当前证据和逻辑条件下最合理解释 。
二、从王希孟到蔡京
关于《千里江山图》的宋代文字信息 , 今天仅存蔡京跋一段 , 共77字 , 通过痕迹分析 , 这段“跋”的破损纹理与卷尾并不协调 , 而与卷首一致 , 原应放在卷首 , 应该称为“题” 。 余辉先生通过与蔡京其他可靠书作逐字比较 , 这段题跋真迹无疑 , 可参阅《百问千里》 。
而这77字 , 又可以分成二三十个关键词 , 逐一详细、全面的考释和引申 。 由作品年款检查整个时代 , 再由整个时代来检查作品 。
“政和三年(1113)闰四月八日赐 。 希孟年十八岁 , 昔在画学 , 为生徒 , 召入禁中文书库 。 数以画献 , 未甚工 。 上知其性可教 , 遂诲谕之 , 亲授其法 。 不逾半岁 , 乃以此图进 。 上嘉之 , 因以赐臣京 , 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 ’”
这里有画学、画院、神童、文书库等多个制度 , 以及王希孟的身份、入学年龄可以考察 。
崇宁三年(1104) , 宋徽宗创立画学 , 独立校史6年(1104-1110) , 后并入翰林图画院17年 , 至北宋灭亡 。 对应科举制度 , 画学3年一届 。 包括入学人员身份、学业、考核、升等、赐官以及在学期间的生活补贴 , 画学都参照太学法管理 。
从身份上说 , 能进入画学 , 也就相当于进入太学 , 需要有品官推荐 , 王希孟家境至少是世家子弟 。
从年龄上说 , 1113年 , 王希孟十八岁 , 画学校史6年 , 对应王希孟九岁到十五岁 , 从年龄上看 , 应该是画学第二届 , 即1107到1110年 , 王希孟十二到十五岁时期 。
十五岁画学毕业 , 可以直接授官赐服 , 但只是寄禄官 , 要到二十岁才可以得到差遣 , 也就是实际官职 。 所以由画学召入禁中文书库应是一个过渡性质的身份 , 方便得到徽宗亲授 。
按赵孟頫为五兄赵孟頖所作圹志 , 赵孟頖十四岁承荫 , 十七岁就获得了免铨试直接注官资格 , 虽然岳父是吏部尚书 , 也必须要等到二十岁才能获得“知镇”的差遣 。 赵孟頫“未冠 , 试中国子监 , 注真州司户参军” , 太学毕业时也还未满二十岁 , 只得到注官 , 直到宋亡未得实际差遣 。 而入元后与赵孟頫一同参议钞法的叶李 , 南宋时二十岁才入太学 。 王希孟十五岁已经画学毕业 , 应该称得上“神童”和“天才”了 。
因为自己不是天才而怀疑天才 , 这是不对的 , 有未冠就毕业的 , 也有及冠才入学的 。 宋徽宗至迟到崇宁时期 , 二十岁出头 , 就已经开宗立派 , 瘦金体非常成熟了 , 作品有“崇宁通宝”钱 (图3)、《楷书千字文》 , 王希孟画学毕业 , 得到宋徽宗亲自调教时 , 宋徽宗也才不到三十岁 。 陈丹青先生解读《千里江山图》认为王希孟必须是十八岁 , 长几岁小几岁就不会有《千里江山图》 , 成熟年长的大师多做减法 , 即取舍、概括 , 而王希孟在做加法 , 体现出年轻人独有的雄心和细心 , 我认为说得很到位 。
真迹|千里千年:《千里江山图》的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