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图1 , 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2017年9月 , 故宫博物院举办了以《千里江山图》 (图1)领衔的“青绿山水”主题展览 , 名作《千里江山图》得以再次全卷展开 , 与公众见面 , 院方并以此为主题举办了学术研讨会 。
由于真伪争议 , 《千里江山图》成为跨年度热点 。 为此 , 2018年5月 , 北京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又举办了《跨千年时空看〈千里江山图〉:何为历史与艺术史的真实》为题的论坛 , 这是一场真正以论辩、论战为主题的研讨 , 最后形成会议论文集 , 我有幸参与其中 。
伴随问疑和论辩 , 余辉老师又以问答形式在《中国美术》杂志(双月刊)上 , 从2017年5期到2018年6期 , 间断连载了对《千里江山图》各种疑问的答复 , 最终汇集成书 , 即《百问千里——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问答录》 。
每一次针对真迹的大规模问疑和论辩 , 必然引发基础问题的大规模普及和解决 。
真金不怕火炼 , 真迹不怕问疑 , 最终 , 问疑方提出的各种疑点 , 全部被直接证据、间接证据、常识和逻辑分析解决和否定 , 达成“疑问枯竭” , 直至休战 。
2022年央视春晚“只此青绿”节目再次将《千里江山图》推上热点 。
本文结合此前的一些疑问 , 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我的观点 , 对围绕这件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流传再作梳理 。 一些细节问题 , 还有很大研究空间 , 其实本文也是给大家一个读画和思考的提纲 。
一、名称与作者
首先 , 画卷上并没有画家王希孟的题款 , 这在当时是常见现象 , 或许王希孟会像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一样 , 题在画中某个树丛里 ,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发现 , 但不一定有收获 。
其次 , 原卷仅蔡京题跋提及作者叫“希孟” , 应该是作者的“表字” , 宋元文献和画卷本身上都找不到“千里江山图”这个名称和作者的姓氏 。 今天能够找到的最早的名称与作者姓“王”来自于梁清标为此图题写的外签 (图2) 。
文章图片
图2 , 梁清标题写的《千里江山图》外签
因为这个外签是梁清标题写的 , 所以近年来产生了种种猜测 。
真实的古代书画手卷的流传 , 由于不断磨损 , 最容易被破坏的就是外签 。 古书画在重新装裱的过程中大多会根据前一次装裱破损的外签重新题签 。
比较重要的几次大规模换签记录如:
1、周密 , 《齐东野语》卷六“绍兴御府书画式”条:高宗所访求的法书名画 ,“凡经前辈品题者尽皆拆去”“如有宣和御书题名 , 并行拆下不用” 。
2、王世点《秘书监志》记载 , 延祐三年(1316)三月二十一日 , 仁宗在嘉禧殿下旨: “秘书监里有的书画无签贴的 , 教赵子昂都写了者” 。
元内府的书画 , 如故宫博物院藏《天历本兰亭序》 , 后面有宋濂题跋 , 或为移配 , 称外签为赵孟頫所题 , 但保存到今天的元内府书画 , 赵孟頫题签已经荡然无存 。
古人的做法 , 在今天看来可能觉得很“不规范” , 今天的食品、药品可以打上二维码 , 出了事故很容易溯源 。 古书画留存到今天 , 绝大部分流传记录是不完整、不“规范”的 。
对待历史问题 , 不能因为古人“不规范”不打二维码 , 就判定一件具有广泛共识的传世名作为假冒伪劣 。 我们只能用古人的规范、常规去考察古人 , 质疑广泛共识应有充分证据 , 推翻旧的广泛共识应基于新的广泛共识 。
- 占卜$中国迷一样的一本书,所记载的话千年来一一应验,至今还未参悟透!
- 冯永谦!古墓挖出千年老酒,专家开盖抿了一口,同事问味道,他淡定回5字
- 曾国藩&成为圣人有多难?千年来只有5个半圣人,5个是谁?那半个又是谁?
- 函谷关@华夏历史千年政治中心,细数拱卫关中的几大重要关隘
- 忧而忧$范仲淹文能治盛世,武可镇山河,何等人物,值得后世仰视千年
- 国考#被质疑了3千年的封建迷信,如今证实是超科学技术,还被列入国考
- 家族#中国最大的家族,千年来繁衍了四百来万人,在韩国也留有一支后裔
- 书法家@1000多年前的小楷真迹,书法家看了直摇头,想要模仿真的太难
- 三字经!任政先生的45幅行书真迹展,被誉“行楷第一帖”
- 专家们!雷峰塔下真有白蛇,还是传说?考古学者进入地宫后,发现千年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