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比较的囚徒:人们为何一边反“内卷”,一边忍不住比较( 二 )


除此之外 , 陆静怡的团队曾做了一个有趣的研究 , 结果发现 , 人们普遍觉得他人比自己更在乎“内卷”、更容易做社会比较 。
例如当老板和员工们说:“公司有一个紧急项目需要加班 , 谁想来参与?”这时“卷”的人就站了起来 , 开始风风火火地行动 , “佛”的人坐在那儿继续默默做自己的事情 。 “卷”往往会体现在行动上 , 人们更容易注意到举手说“我要参加”、做出行为的人 , 忽略那些埋头不动的人 。 久而久之 , 人们就感觉周围人都很“卷” , 社会很“卷” 。
陆静怡说 , “正是因为人的选择性注意使他们忽视了佛系的人群 。 或许人们并没有相较于上一代更爱比 , 只是在技术、社会与媒体对内卷现象的推波助澜下 , 感受到更激烈的内卷洪流 。 ”
被拉出来比较的“别人家孩子” , 同样不开心
社会比较如影随形 , 随之而来的困扰也常常把人拖入不开心的困境: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已经迈入高管行列 , 而我还是个平平无奇的打工人;曾经考试不及格的同桌开着豪车来聚会 , 而我一会儿还要坐地铁回家;别人家的孩子考到全校前十 , 而我的孩子难得及格;别人18岁已经成为世界冠军 , 而我丢在人群中完全看不到……
在心理学研究中 , 社会比较分为上行社会比较、平行社会比较和下行社会比较 。 其中上行比较更经常发生 , 心理学家认为 , 人们普遍拥有向上的驱力 , 鼓励人们朝更优秀的人看齐 。 但与此同时 , 当人们看到别人的成功与精彩生活时 , 自己不如他人的事实更令人糟心 。
陆静怡认为 , 生活中通常意义上的“比较”与“内卷” , 常常指的是追求超越周围人、比他人好 , 而忘记了真正重要的是关注自身 。 “这种心态或行为很可能会让你体验不到自我提升带来的快乐 , 只能体验到竞争带来的焦虑” 。
在比较中落下风的人不开心 , 被拉出来比较的“别人家孩子”也未必开心 。 有时 , 比较还会带来人际和社群关系上的矛盾与焦虑 。 陆静怡发现 , 在现实生活中 , 很多老师会当着众多学生的面表扬一位学生 , “同样做这件事情 , 人家小王怎么可以做这么好” 。 得到肯定本是件愉快的事情 , 但出乎意料的是 , “小王”本人并不会因此多么开心 。 “被表扬容易引起其他学生的嫉妒甚至排挤 , 他会担忧这份表扬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 。 因此 , 这种‘比较式表扬’无意当中达到了最糟糕的效果 , 大家更喜欢不带比较的单纯夸赞 。 ”
在陆静怡看来 , 比较也与焦虑密切相关 。 现在人们越来越焦虑 , 缓解焦虑的途径之一是进行下行比较 , 一旦发现自己比他人好 , 焦虑可能随之减轻 。 但相应地 , 人们通过上行比较也会看到比自己更好的人 , “比较式思维”又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焦虑 。 “两者之间说不清谁是因谁是果 , 社会群体焦虑引发了社会比较 , 社会比较又推波助澜 , 使群体焦虑加剧 。 ”
人人都是比较的囚徒 , 如何打破这个“牢笼”
“人人都是比较的囚徒 , 如果每个人都能轻松打破比较的牢笼 , 社会比较对人的影响就不会这么深刻 。 ”陆静怡表示 , 或许我们无法彻底避免社会比较带来的负面影响 , 但希望能借助《比较的囚徒》 , 用通俗的语言给大家展现社会比较的影响 , 同时将学术研究带出象牙塔 , 走进大众柴米油盐的生活中 , 启迪大家思考自己的生活及行为 , 作出更好的选择 。
当你被比较的阴云笼罩时 , 不妨换个角度看问题 。 陆静怡觉得社会比较有利有弊 , 大家往往把目光停留在消极层面 , 殊不知 , 研究者最初关注到社会比较 , 是因为它的“利” 。 借助社会比较 , 人们可以更准确地认识自己 , 对自己在人群中有一个精确的定位 , “我到底相比他人表现得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