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古代铜镜的研究中 , 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关于铜镜产地的探讨 。
开展铜镜产地的研究目前仍然主要依靠考古发现的手工业遗址中遗留的制镜模具、文献记载以及铜镜的铭文这三方面资料 。
由于隋唐时期开始 , 铜镜的制作工艺由陶制模具制作发展为失蜡法制作 , 到目前为止 , 还没有发现能够确认的隋唐以后铜镜制作的遗址 。 因此 , 在研究隋唐以后铜镜的产地时 , 更需要依靠文献资料和铜镜自身的铭文开展 。 这方面 , 对于宋代以来一些著名的铜镜产地 , 比如湖州、饶州等地的研究均已成果颇丰 。
但对于一些文献缺乏记载的地区 , 一直以来都没有受到关注 , 比如陕西 , 长期以来被认为自唐以后衰落 , 手工业也非常凋敝 , 更没有任何关于陕西唐以后铜镜铸造的记载与研究 。 然而笔者通过整理资料发现 , 陕西地区宋、金、元、明时期均有铸造的铜镜存世 , 特在此详述如下 。
| 宋代陕西地区铸镜 |
以往研究中认为“宋代铜镜的产地 , 多集中在南方”[1] , 对北方铜镜的铸造研究比较薄弱 , 特别是对陕西这一时期铜镜的铸造 , 几乎没有关注 。 笔者经过梳理 , 发现宋代在陕西地区的长安、同州均有铸造铜镜实物留存 。
“长安王家”镜:目前所见共两面 , 一面1987年出土于新疆博尔塔拉州博乐市达勒特乡一座宋辽时期的古城遗址内 。 镜为圆形 , 直径12.5厘米 , 小圆钮 , 无钮座 。 镜背素面 , 镜钮右侧有长方形铭文框 , 内铸铭文两列 , 合读为“长安王家 , 清铜照子”[2](图一 , 1) 。
此镜与北宋晚期流行的湖州镜造型基本一致 , 只是铭文不同 。 类似的“长安王家”镜还有一面 , 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 该镜为六出葵花形 , 直径15厘米 , 小圆钮 , 无钮座 。 镜背素面 , 镜钮右侧有长方形铭文框 , 内铸铭文两列 , 合读为“长安王家 , 清铜照子”[3](图一 , 2) , 可以说除了镜形不一样 , 其余内容与新疆博尔塔拉所出那面完全一致 。
本文图片
图一“长安王家”镜 1.圆镜2.葵花镜
“同州席道人”镜:目前所见仅一面 , 安康博物馆1985年征集 。 镜为六出葵花形 , 直径16厘米 , 重570克 , 小圆钮 , 无钮座 。 镜背素面 , 镜钮左侧有长方形铭文框 , 内铸铭文两列 , 合读为“同州席道人 , 真青铜照子”(图二) 。
本文图片
图二 “同州席道人”镜
| 金代陕西地区铸镜 |
主要为金代陕西东路、陕西西路铸镜 , 尤以陕西东路为主 。 以往研究认为带有陕西东路铸铭的铜镜只见于金承安二年、三年、四年[4] , 笔者经过梳理发现 , 陕西东路至少从明昌七年就已经开始铸造铜镜 , 一直延续到承安五年 。 而且纹饰种类也有多种 , 除了铸铭还有刻铭 。 下面就以制造时间顺序排列 , 分类叙述所见陕西东路及陕西西路铸镜实物 。
明昌七年:目前所见两面 , 一面为1970年河北省唐县出土“吴牛喘月”镜 , 直径12.1厘米 , 重279克 , 镜圆形 , 圆钮 , 无钮座 。 镜背以凸弦纹分为内外两区 , 内区为主体纹饰区 , 镜钮上饰弯月、星座和流云 , 中部饰水波纹 , 钮下部饰一牛卧于陆地 , 翘首望月 。
外区为铭文带 , 铭文内容为“明昌七年 , 陕西东路转运司官局 , 监造録事马(押)提控所转运使高”[5](图三) 。 此类纹饰命名有“犀牛望月”“吴牛喘月”及“坤牛望月”三种 , 目前没有定论 , 笔者仍从原著录定名 。 另一面为200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博物馆在修筑馆区内道路时出土的一面四兽镜 , 该镜直径9.4厘米 , 重180克 , 镜圆形 , 圆钮 , 无钮座 。
- |面对面|吴佳燕、王手:在小人物身上发现别致的光点
- 信息|怎样找到福文化学者、书法家观同老师?
- 巴渝|二、巴渝诗词歌赋概况
- 艺术品|陶瓷艺术品有金融属性,为何不是书画、玉器、木雕等艺术品呢?
- 太山|石、木、铜、银、金…太山,渐次打开大唐盛世繁华
- 李纯|又一女性题材作品来袭,万茜、李纯双女主设定,演绎北漂生活
- 裁员|大比例裁员、单日500万人求职,互联网招聘“聊”出新故事
- 交流|听懂另一半
- 东艺|转战线上的4月东艺会员日,爵士乐、美妆、舞蹈直播与你相见
- 山水画|云以载道丨评画家北海之“宋家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