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访谈 | 热忱之心 刚柔并济——访天津画院院长范扬( 二 )


文章图片

《一揽好事》136cm×68cm 2021年
【大河|访谈 | 热忱之心 刚柔并济——访天津画院院长范扬】>>在“意气”中抒发“地气”
《大河美术报》:您在作画时既注重“意气”的表达 , 又追求艺术的“接地气” , 请问您是如何协调这看似矛盾的二者的关系 , 并将它们融入画中的?
范扬:“意气”是中国文化千年传承的精华 , 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具象与抽象辩证统一的审美体系 。 而“接地气”是我们党群众路线对艺术创作的要求 , 是有效落实艺术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路径 。 我理解的“接地气” , 就是要求艺术创作要深入生活 , 扎根人民 , 既要有艺术高度 , 又要有生活温度 。
大河|访谈 | 热忱之心 刚柔并济——访天津画院院长范扬
文章图片

范扬《一个不能少》236cmx180cm 2019年
在我的思想里 , 这两者并不对立 , 反而是高度统一的 。 人民的幸福感从何而来?除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 精神方面也是很重要的内在需求 。 为满足人民更高的精神需求 , 艺术家责无旁贷 。 事实也证明 , 曲高未必和寡 。 中华民族历史上有很多优秀的美术作品 , 如《清明上河图》 , 就是在艺术地反映生活 。 作为艺术创作者 , 不能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闭门造车 , 更不能脱离生活追求标新立异 。
中国的哲学思想非常注重辩证统一 , 意气和地气 , 本来就是事物的不同层面 。 具体到绘画 , 如果想赋予接地气的题材以意象 , 艺术家就必须深入生活 , 用精湛的艺术表现手法 , 去反映最真挚的生活日常和滚烫情感 , 把笔墨和物象进行艺术绑定 , 并在感悟、提炼的基础上将其相互融合 , 进行艺术转化 。 没有生活依据的高雅 , 艺术就会缺乏根基 , 寡淡如水;不加提炼的生活和情感 , 艺术就会没有意象 , 粗砺平凡 。 笔墨富有神韵 , 题材来自日常 , 只有找到两者的内在高度统一 , 在平凡中体现出艺术的神韵 , 才能引起心灵的共鸣 。
大河|访谈 | 热忱之心 刚柔并济——访天津画院院长范扬
文章图片

《高原父子》104cmx74cm 2005年 绢本水墨
入选第九届全国工笔画作品展
《大河美术报》:您创作的人物画里有不少少数民族的形象 , 请问是什么原因让您对这种形象如此热衷?
范扬:出于采风的原因 , 我走遍了祖国的东西南北中 , 非常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
我是陕西人 , 西安曾是十三朝古都 , 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 , 在地理位置上又是中华大地的正中心 , 在古代就享有世界文明交流中枢的美誉和优势 。 正是这种开放、自信的地域文化氛围的浸润 , 使我对中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都有浓厚的兴趣 。 少数民族的人物形象、衣帽服饰特点突出 , 创作中更具表现力和冲击力 。 我在创作时并不想局限于某个民族题材 , 反而更希望在一个广阔的视角上 , 对我国各民族的风貌特色进行描绘 , 通过丰富的人物抒发 , 表现“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 。
>>在广博中追求互通
《大河美术报》:您的作品从古代到现代 , 涵盖了中国画人物、花鸟、山水三大题材 , 请问您在研究这些题材时 , 如何将这些题材进行平衡?
范扬:中国画分为山水、花鸟、人物三大题材 。 纵观历史 , 一个真正优秀的中国画家 , 应是几种题材都能涉猎 , 虽然在某一项上会有所侧重 , 更加精湛 , 但绝对不应该存在某项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