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巧|审丑时代,我们需要一双火眼金睛

翠巧|审丑时代,我们需要一双火眼金睛
本文图片

高雅与恶俗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差别?
这种差别不在于两者经受过怎样的熏陶与教育 , 而在于对对生活感知力与审美力 。
真正的高雅不是一种玩弄辞藻的矫揉造作 , 而是生命对一切美好的最原始的向往 。
审丑时代
我们需要一双火眼金睛
文 | 先知书店
01
有人说 , 这是一个充满恶俗的时代 。 从清晨眼睛睁开 , 打开手机的那一刹那 , 各种恶俗信息就迎面扑来 。
铁锅炖自己、活吞金鱼生吃蛇、表演吃灯泡、一秒喝一瓶白酒、点燃缠在身上的鞭炮乱拨110、直播毁坏超市商品……
简直就是拿低俗当有趣 , 拿低素质当幽默 。
更让人无语的是 , 这种恶俗已侵入到各方面 , 歌曲、文学、影视 。 到处都能看到以丑为美、以假为真、以浅薄为深刻、以愚昧为智慧 。
市场上伪文化、伪经典、伪真理实在太多了 。 打着要让“国粹”走出国门的旗号 , 就让比基尼与京剧相结合 。 身上穿着比基尼、头上戴着京剧头饰 , 然后再搔首弄姿地摆个pose 。
翠巧|审丑时代,我们需要一双火眼金睛
本文图片

不少被捧上天的古风歌 , 也是披着高雅外衣的恶俗 。
“你的笑像恶犬 , 撞乱了我心弦” , “来世你渡我 , 可愿?”
看了这样的告白情话 , 我特别想念100遍白香山的句子“君埋泉下泥销骨 , 我寄人间雪满头 。 ” 。
越是对恶俗的包容 , 就越能提供一个温润的土壤 , 让它们肆意地生长、繁茂 。 结果 , 恶俗越来越多 , 文化被糟蹋地就越严重 。
02
作家赵亚麟讲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 , 他要去一趟古镇 。 在出发前 , 他对古镇有着这样一个想象:
“深巷白墙青瓦、小桥流水人家 , 踩着被细雨打湿的石板路 , 看着穿镇而过的小河中悠悠而过的轻舟——这是存在于诗词、散文中的烟雨江南 。 ”
然而 , 当真正走进古镇之后 , 他才发现一切都想多了 。
所谓的古镇 , 到处充斥着各种商铺、旅店和酒吧 。
“早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商品市场 , 一个酒吧风情街 , 一个旅游集散地 , 一个打着古镇之名 , 却找不到一丝古意的四不像 。 ”
把充满历史积淀的古镇 , 让它摇身一变成商业街 , 这背后正是曝光了恶俗入侵的严重性 。
翠巧|审丑时代,我们需要一双火眼金睛
本文图片

正因为恶俗无孔不入 , 不仅让网上一股乌烟瘴气 , 就连文物都没有放过 。
把各种色彩往佛像上涂 , 说是在修复千年的佛像 , 但修出来的东西却丑得要死 。 修复前是慈悲安静 , 修复后却成了农家乐色彩 , 所谓的美感瞬间已经荡然无存 。
翠巧|审丑时代,我们需要一双火眼金睛
本文图片

为何恶俗能够如此嚣张 , 主要原因 , 还是美盲太多了 。
正因为美盲变多了 , 公众的集体审美力才会下降 , 才会给各种恶俗提供不断发扬光大的沃土 。
公众没有足够的审美力去甄别什么是真正的高雅 , 什么是披着高雅外套的恶俗 。
03
中国青年报社曾做了一个调查 , 发现70.9%的年轻人都已经出现了语言匮乏的现象 。
不管什么搞笑的事情 , 都只能用“哈哈哈”来表达;不管什么特别令人佩服的事情 , 都只能用“6666”、“牛逼”来表达;网络词汇是张口就来 , 别人的语法稍微复杂一点就有点搞不懂意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