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越缦堂读书记》 , 主要考察的是学者、专著之得失优劣及其当下意义 , 其内在理路是“辨章学术 , 考镜源流” , 对评论对象褒多贬少 , 能平情论之 , 肯定本朝的学术成绩 。 同时 , 李慈铭对学者文章才气的重视 , 反映出了他的文士本色 。 而能以一己之力完成对众多经史子集的评论 , 李慈铭实为不间出之学人 。
另外 , 我有一个有趣的发现 , 即李慈铭在对学者反复批评时 , 其实又不自觉地在某个侧面深受其影响 。 如姚鼐、章学诚 , 都是他深刻批评的对象 。 但姚鼐提倡的义理、考据、词章一体的文章追求 , 章学诚“辨章学术 , 考镜源流”的批评原则 , 又与他的治学旨趣甚为契合 。 这些影响 , 在读书笔记中也有体现 。
在辑录李慈铭读书笔记的过程中 , 我首先确立了编年体的体例 。 因为日记体的读书笔记带有印象性、即时性、原始性等特征 , 四部分类实在不能反映他的阅读历程 。 李慈铭的阅读是开放式的 , 随读随记 。 依其原始的日记体或者说编年体例 , 最能反映其阅读世界 。 同时 , 他的读书笔记有别于面对大量藏书而集中书写的评语 , 以及如馆臣那般撰写的提要 。 其次 , 经过历史的沉淀 , 当时不被作为学术笔记的内容 , 如记录的朋友们的著述 , 大多是稿本 , 或者只是单篇的诗文 。 虽然他们的学术成就不那么瞩目 , 但若被忽略 , 难免遗憾 。 再次 , 将札记、学林掌故、名物考证收入日记 , 这种日常的敏锐的积累 , 也是学术活动之一 , 甚至可以说是珍贵的历史片段 。 在先前出版时 , 由于历史原因书里删去了对镇压太平军的官员学者如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人著作的评论 。 在目前环境下 , 自然不能重蹈覆辙 。
在考察学者理性学术评论的同时 , 我们也应了解他的感性世界 。 李慈铭读书有天分 , 这是毋容置疑的 。 他虽然多病 , 但精力充沛 , 又极为自律 , 处世真挚 , 古道热肠 , 是个老好人 。 受咸、同、光三朝内忧外患的影响 , 跌宕于世运中的文人 , 因为科场、官场的不得意、朋友的背叛 , 逐渐变得偏执、苛刻 。 这也是历史上清代浙东学人的精神特质 , 如毛奇龄、章学诚等 , 都有刻薄、爱骂人的一面 。 因而在李慈铭读书笔记中偶尔出现的目中无人的狂傲和品评失准 , 属于概率较小的失误 , 不应将之标签化 。
总的说来 , 李慈铭距离我们并不太远 。 我们对他的理解也并不那么充分 , 容易流于掌故、猎奇的评价与认知 , 容易为既有成论左右 , 对其著述缺乏深入精读 , 未能在学术视野上有所拓宽 , 从而难以发掘出新的历史意义 。 因此 , 处于资源共享优越环境的今日 , 除了在历史文献方面做进一步的调查、发掘 , 我们的学术视野、眼光也要与新文献、新热点匹配 , 努力去开展沉浸式的阅读 , 去捕捉更多的细节 。 我相信 , 以第一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 , 得出的结论将会更符合历史语境 。
文章图片
鉴湖边李慈铭塑像
评议人发言
马忠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张老师今天这个报告非常全面、深刻 , 这与她十多年来投入的精力和花费的功夫有直接关系 。 我本人收获很大 , 这里主要想讲两点感想 。 一是怎么去判断和分析李慈铭日记的史料价值;二是对新版《读书记》的编排方式谈一点看法 。
首先 , 这本日记跟一般、别的日记不同 , 李慈铭不仅仅把它当做日记来写 , 而且把它作为一种有创意的作品来写 。 最关键的是 , 他从一开始或者在早期时候 , 就有意无意地把日记散布出去 , 让大家来传抄 。 这就有别于我们一般理解中日记私密性很强的印象 。 可以比较一下 , 像翁同龢、胡适这些人 , 可能都有将日记传世的想法 , 但在他们生前 , 大概很少把日记拿给外人特别是那些不熟悉的人看(胡适生前只是出版了《留学日记》) 。 李慈铭却恰好相反 。
- 朱元璋|老农家发现一张600年“龙床”,价值起码1个亿,专家却劝他上交
- 防护|庆五一“最美劳动者”摄影作品展
- 疫情|梁巧艳:向劳动者致敬丨“艺”起抗疫系列剪纸作品赏析
- 招聘|专科生“喜从天降”,军队文职公开招聘2万余人,待遇不输公务员
- 成绩|“连鼓励带吓唬式教育”带出弟子屡屡敲响金钟
- 居民楼|物流人,节日快乐
- 清香|“紫霞仙”开映双塔
- 大学生|80后加班90后摸鱼,00后开始“整顿”职场:谁让我加班都不好使
- |今有“土坑酸菜”,古有“土坑酿酒”,二者却有天壤之别
- |在云端|第2期:揭开空战之“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