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童书·专访|汤汤:习惯了谎言的生命,对真相会麻木和漠视( 二 )


文章图片

《太阳和蜉蝣》内页
故事中的太阳活了足够久 , 所以对世界已经没有新鲜感 , 甚至有些麻木了 , 在他的眼里 , 蜉蝣这样微小的只有一天的生命不足挂齿 , 甚至都懒得和她说话 。 但到了尾声 , 他变了 , 是什么让他变了 , 是蜉蝣向死而生的洒脱和快乐激起了他的热情和温柔 。 小小蜉蝣刷新了大大太阳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 让他得以重新认识和打量世间万物:世间太多微小而珍贵的生命 。 小小的蜉蝣所处的时间只有一天 , 所处的空间只是一个水洼 , 但她对一天之外、对水洼之外的世界却有热切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 我们人不也是这样吗 , 在有限的生命状态里探索着无穷和无限 。
澎湃新闻:涉及这方面的讨论 , 好像不可免俗地总要聊聊关于孩子对此的理解和接受程度问题 , 对此 , 您有怎样的预期呢?
汤汤:孩子们也许不能完全懂得《太阳和蜉蝣》中蕴含的意义 , 但这没有关系呀 , 在好看的故事里 , 他们能朦朦胧胧地感觉到 , 哦 ,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 , 但我们的生命是珍贵的 , 我们拥有了生命 , 是一种幸运和奇迹 。 这就足够了 。
我曾经和小朋友们交流过这本书 , 他们很喜欢 , 他们喜欢小蜉蝣 , 他们也喜欢太阳 , 一些比较敏感和多情的孩子会流眼泪 。 记得有个孩子说 , 其实我们也像小蜉蝣 , 因为我们的生命也是短暂的 , 但是我们不能难过 , 我们要乐观地活 。 还记得有个孩子在读到小蜉蝣飞着飞着飞不动的那一页时激动地说 , 太阳落到水里接住了小蜉蝣 , 小蜉蝣实现了飞向太阳的梦想 , 小蜉蝣的灵魂会飞得很高 。 孩子们对故事的感受力常常会超出我们大人的想象 , 我始终相信 , 优秀的故事能滋养童稚的心灵 , 使他们长大后成为温暖有光的人 。
澎湃新闻:我很同意一些老师评论这部作品在哲理和诗情上的出众 , 而我觉得更难得的是 , 这样的作品在语言上表现得特别清新自然 , 想问下 , 您在语言方面是有意识地去打磨过吗?
汤汤:听到您说喜欢《太阳和蜉蝣》的语言 , 我好开心啊 , 我自己也很喜欢这个故事的语言 , 看起来很简单 , 读起来很有味道 , 对吧 。 这可能和我的童话创作观有关系 , 我一直希望自己的童话 , 是有意蕴有意境的 , 是独特迷人的 , 文字闪烁着质朴的华彩 , 故事讲述静水流深或者惊心动魄 , 能让读者一口气读完 , 读完以后灵魂里留下轰轰的回响 。 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去年的树》对我影响其实蛮大的 , 它的文字再朴素不过 , 一处小学生认为的“好词好句”都没有 , 故事也再简单不过 , 就是一只鸟和一棵树的友情和别离 。 别离是悲伤的 , 两个好朋友再不会相见 , 那种鸟唱歌给树听 , 树听鸟唱歌的快乐日子再也没有了 。 新美南吉完全可以浓墨重彩地去写 , 写得涕泪交加 , 肝肠寸断 , 可他没有 , 全篇没有一个字的控诉 , 没有一个字的煽情 , 甚至没有写到一颗眼泪 。 可它就是让人怦然心动 , 越咂摸 , 越美妙 , 就算读到会背了再一遍遍地读 , 心里还是荡起层层涟漪 , 真是朴素到极致 , 清浅到极致 , 简单到极致 , 却动人到极致 , 深刻到极致 , 丰富到极致 , 这样的小童话 , 我认为它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 绝不输于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 。 我认为 , 如果能用清浅的语言写出迷人的故事 , 在读者心里掀起的波澜反而会更大吧 。 但这并不是很容易做到 , 《太阳和蜉蝣》也许算基本做到了吧 。
澎湃新闻:对于这个作品 , 还有不能不提的就是大面包(张斅)的插画了 , 感觉他画面的萌动和温暖非常契合您的文字和故事 , 能不能谈谈你们合作的情况?另外 , 在您看来 , 好的绘本图文之间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