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子一法

|读庄子一法
本文图片

清人林云铭所著《庄子因》内页 。
幻想是人的天性 , 文学中的超现实想象 , 便挥洒着这种天性 。 不过并非一切幻想 , 皆具文学价值 。 什么样的幻想有此资格 , 耐人思索 。
我们读那些奇思异想的作品 , 往往产生错觉 , 仿佛作者落笔之顷 , 只顾把自己源源涌现的念头倾泻纸上 , 从不费心考虑读者 , 实则不然 。 就本质言 , 写作源于交流的冲动 , “盖写文章即是不甘寂寞 , 无论怎样写得难懂 , 意识里也总期待有第二人读”(周作人《结缘豆》) 。 有时候 , 当你敲开那天马行空的外壳 , 深入进去 , 甚至会意外发现 , 作品注重读者体验 , 到了苦口婆心的地步 。 《庄子·逍遥游》开篇 , 讲过一则著名的大鹏故事 , 恰可举以为证 。
文章里的大鹏 , 一飞冲天 , 上到九万里的高空;横跨大陆 , 从北海直奔南海 , 威风是威风极了 , 潇洒也诚然潇洒 。 可是 , 《庄子》对它毫无称颂之意 , 因为大鹏倘没有风在下面托着 , 即寸步难行 。 它仍有所依赖 , 故而并不自由 。
众所周知 , 自由——准确地说 , 精神自由——乃是《逍遥游》的主题 。 越是写得大鹏威风潇洒 , 越衬托出自由的难能可贵 。 连它都算不上自由 , 自郐以下 , 更无足论 。 问题在于 , 大鹏无从亲见 , 如何使读者接受这种恢弘的想象?在文学的世界 , 大鹏是怎样飞起来的?
《逍遥游》用了两种办法:一是随处插入一些生活化的比方 , 辅助我们领会 。 譬如为说明风不够大 , 便无法托起大鹏 , 《庄子》取生活事例类推:“水之积也不厚 ,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 ”即便你不懂得 , 大鹏是多么依赖着风 , 也该懂得 , 船是多么依赖着水 。 由此及彼 , 不难体悟:“风之积也不厚 ,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 ”然而且慢 , 先秦时交通不发达 , 没见识过江河湖海的大有人在 。 《庄子》担心内陆人士还不明白 , 又设想一个场景:“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 则芥为之舟 , 置杯焉则胶 , 水浅而舟大也 。 ”倒一杯水在凹洞里 , 浮得起一棵小草 , 却浮不起那只杯子 。 这和浅水浮不起大舟同理 。 替解说造出另一层解说 , 层层嵌套 , 谓之苦口婆心 , 谁曰不宜?又如为说明蜩与学鸠之所以嘲笑大鹏 , 全因见识有限 , 文章也打了个比喻:“适莽苍者三飡而反 , 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 ”用出行越久、干粮准备越多这件小事 , 论证见识与境界的适配问题 , 同样是生活化的思维 。
而最精彩的类比 , 莫过于这句:“天之苍苍 ,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 , 亦若是则已矣 。 ”《逍遥游》想象大鹏在九万里高空俯瞰地面 , 会看到什么 。 凭当时的科技水平 , 自然无人飞上天 , 拥有过类似的视野 。 文章灵机一动 , 逆向思考:我们都曾站在大地上仰望天空 , 那么 , 以从下往上看的感受 , 推测从上往下看的感受 , 不就行了?天上想来也有各式各样的建筑、街道、人物 , 只是离得太远 , 世人望去 , 但见一片苍茫 , 无边铺展 。 以此推想 , 自九万里高空俯视 , 地上的千门万户、山川城池 , 也将混融一气 , 不复分辨了罢 。 《庄子》想象之丰富 , 令人叹为观止 , 但在这里 , 正是日常生活经验 , 方催生出此种想象 。
读者常觉《逍遥游》想象瑰奇 , 脉络飘忽 , 前一点无可置疑 , 后一点却不尽然 。 清人宣颖评此篇:“文后生文 , 喻中夹喻 , 如春云乍起 , 层委叠属 , 遂为垂天大观 , 真古今横绝之文也 。 ”(《南华经解》卷一)但是细细参究 , 文章何以不一线直下 , 而每于中途岔开一笔 , 谈及其他?“文后生文 , 喻中夹喻” , 是跟读者捉迷藏么?答案非但不是 , 而且相反 , 是为了协助理解 。 大鹏故事的叙述 , 原本连贯流畅 , 只不过反复被生活化的比方所打断 。 我们试把这些比方看作注释 , 括入括号 , 剩下的部分 , 便即怡然理顺 。 执此法以阅《庄子》 , 许多行文脉络上的难点 , 均可迎刃而解 。 其效力又不限于《逍遥游》一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