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布袋戏|另类国漫“霹雳布袋戏”:当仙侠文化遭遇木偶动画( 五 )


在这一方面 , 布袋戏也曾遭遇挫折 。 2006年 , 《霹雳争王记》曾于美国卡通频道“Cartoon Network”放送 。 当时国外编导人员自行剪辑 , 请人编写英文对话并予以配音 。 但霹雳多媒体希望人名、招式、武器名等能得到保留 , 进而认为此举并不符合布袋戏推广的初衷 , 并最终收回版权 。
相比之下 , 布袋戏的“粉丝文化”反而在剧集译介上发挥了相当的作用 。 在国外知名视频网站上能看到许多粉丝自行剪辑并配上英文字幕的片段 。 由于其丰富的观影经验 , 粉丝们往往能够较为容易地找出精彩片段 。 其英文字幕虽做不到尽善尽美 , 但粉丝们可以与国外观众即时互动 , 解答他们的种种困惑 。 在某种程度上 , 这种依托“粉丝社群”进行的“跨文化传播”与当前仙侠网文的“文化出海”有异曲同工之处 。 如网络仙侠小说《盘龙》在美国的火爆便是粉丝自发翻译的结果 , 而诸如“武侠世界(Wuxiaworld)这样的网站一经成立 , 也成为了粉丝社群讨论交流的赛博空间 。 事实证明 , 粉丝的“互助”往往具有更好的即时性和针对性 , 比官方殚精竭虑的专业翻译更有助于跨越文化壁垒 。
霹雳布袋戏|另类国漫“霹雳布袋戏”:当仙侠文化遭遇木偶动画
本文图片

“武侠世界”(Wuxiaworld)网站推介关于传统中国文化的新书 。
然而 , 传统文艺海外传播更大的难度仍在于价值体系的不同 。 在“新京报书评周刊”此前发表的文章《把杨过和小龙女理解为“养雕专家”与“养蜂专家” , 让西方读者理解金庸究竟有多难?》中 , 作者就曾指出金庸武侠海外传播的主要困难所在:“这(江湖)是个失序的世界 , 人命轻微、天下大乱 , 与此同时不断发生着个人凭良心生存或毁灭的故事 。 这一动荡的江湖与个人身不由己的悲剧宿命 , 是现代流行个人主义与英雄主义的西方世界所难理解的 。 ”
正因如此 , “网文”的“出海”究竟是“文化”的出海还是仅仅作为“文化符号”而出海 , 便成了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 。 正如此文作者所指出的 , 仙侠网文之所以比金庸小说更受欢迎 , 是因为它们“掏空”或“转换”了自身的价值内涵 。 这些网文或许也运用了许多“国风术语”:如修道类的“金丹”“元婴”;世界观设定上的“三界”“五行” , 但其核心价值却与个人主义、英雄主义更加接近:“在玄幻小说中 , 主角往往可凭一己之力所向披靡 , 超越自己、众生甚至世界而上升到新的层次、空间 , 让他人望尘莫及而成为永恒的传奇 。 而在金庸小说中 , 人物依凭良心行事 , 纵问心无愧 , 也常难正大光明 。 憋屈抑郁 , 比比皆是 。 ”据“中欧商业评论”报道 , 国外网友甚至认为仙侠网文比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更加“个人”:“中国网文读起来非常’爽’!比美国西部精神还荒野、还自由 , 比钢铁侠之类的美国英雄更逍遥自在!读这种作品 , 你会觉得没有什么困难是过不去的 , 当然叫人欲罢不能!”
霹雳布袋戏|另类国漫“霹雳布袋戏”:当仙侠文化遭遇木偶动画
本文图片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 。
布袋戏的海外传播究竟是一种“文化符号”的传播还是“文化”的传播?鉴于布袋戏的国际化进程刚刚开始 , 因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尚在未定之天 。 至少从目前的评论来看 , 绝大多数英语世界的观众都是被其绚丽的动作效果和独特的仙侠美学所吸引 。 可以肯定的是 , 布袋戏的国际化进程面临着之前从未遭遇的困难:赖以为特色的“口白”不再能吸引观众 , 价值取向也未必能得到充分的理解 。 从这一角度来看 , 和其他“国风”文化产品一样 , 布袋戏的海外之旅虽已收到成果 , 但仍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