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重视道的无 。 庄子借老子之口说:“使道而可献 , 则人莫献之于君;使道而可进 , 则人莫不进之于亲;使道而可以告人 , 则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与人 , 则人莫不与其子孙 。 ”(《天运》)
道不可献 , 不可进 , 不可告 , 不可与 , 概言之 , 道是无形的东西 , 不可以施以具体的行动 。 所以 , 庄子讲道的功用是化 , 而不是老子所说之生 。 因为道是这样 , 故而提出了其独特的体道、化道方法 。 其一 , 心斋 。 “若一志 ,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 (《人间世》)将志意集中如一 , 以心去体会而不是用而去听闻 , 然后去其心志之欲得道之念 , 随气沉浮 , 升腾变化 , 这是入道的门径 。
和庄子相似的是 , 荀子在《劝学》篇也提出“心一”的化道方法 。 “螾无爪牙之利 , 筋骨之强 , 上食埃土 , 下饮黄泉 , 用心一也 。 ……是故无冥冥之志 , 无昭昭之明……故君子结于一也 。 ”荀子之所谓一 , 在于一心一意 , 专心致志之意 , 这是学中的心无杂念之状态 , 这一点和庄子是相同的 。 不同之处在于 , 庄子所一之志在于道 , 而荀子所一之心在于学 , 故荀子谓之“学一” , “学也者 , 故学一之也 , 一出焉 , 一入焉 , 途巷之人也 。 ”其二 , 坐忘 。 心斋之后 , 是坐忘的工夫 。 所谓坐忘 , 就是“堕肢体 , 黜聪明 , 离形去知 , 同于大道 。 ”(《大宗师》)这却是入于精神自由之阶段 。 人的精神忘却聪明及至身体都统统排除在其外 , 无思无念 , 不含任何事物 , 达到离开“形体及心知” , 于“大通”协和相似 , 便可以入于道的第二阶段 。 庄子为何在体道工夫上提出离形去知 , 对此 , 东方朔先生曾给予三点解释:“在庄子的思想中 , 圣人要体悟的是道 , 而道是不能以人的名言加以把握的;其二 , 世人所谓的知或智 , 若有其意义的话 , 在庄子看来 , 乃为大盗创造了条件;其三 , 在庄子看来 , 推崇知智还必引致天下大乱 。 ”[4]当若如是 , 则庄子是从个人之修养与社会之危害两个方面考虑而“黜聪去知” , 而恰恰是荀子所不可赞许的 。
庄子弃知而化道 , 荀子是求学而化道 。 荀子《劝学》篇曰:“神莫大于化道” , 又说:“积善成德 , 而神明自得 , 圣心备焉” 。 意思是说人之透过积学教化 , 即可使道德智慧达到最高境界——“通于神明 , 参与天地矣” 。 荀子认为人生而蒙昧 , 在心性未熟之时 , 知识未充之际 , 如果任其自生自长 , 则惠施邓析之属必流于奇词怪说之惑 , 苏秦张仪之流必趋巧言令色之诞 , 既不知所止 , 则不能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 故荀子以学为经而使世人知礼义之道 。 所以说:“学之经 , 莫速乎好其人 , 隆礼次之 。 ”此即荀子学以化道与庄子去知体道之不同工夫路径 。 当然 , 庄子亦曾言:“无思无虑始知道 , 无处无服始安道 , 无从无道始得道 。 ”(《知北游》)难怪庄子说:“精神生于道” 。 (《知北游》)“生”当为“化” , 从体道的过程来看 , 精神由道而化成 , 还有点依据 。
另外 , 庄子还提出“愚”而化道 。 庄子将其描述为“愚故道 , 道可载而与之具也 。 ”(《天运》)老子也讲“将以愚之” 。 就老子本意看 , 愚与他所主张的“返朴归真”应是相同意义的用法 。 朴即未经加工之原木 。 所以 , “将以愚之”是使人回到上古时期性格淳朴的程度 , 庄子之愚与老子同意 , 意指若人能质朴无杂念 , 不断提升便自然与道同一 , 同道而行 。 即庄子所谓的大道 。 行文至此 , 也就是说 , 庄子“愚”的目的是追求人性的质朴状态 , 而荀子求知 , 则以性之质朴为出发点 , 我们前文已论 , 以血气心知为质朴 , 也就是人之初的未经开化的状态 , 而在社会当中 , 人之情欲过多已改变人之情性的本初状态则为野 , 心知蒙蔽 , 情欲趋恶 , 故而荀子寻求外在的礼义又作用于过多的情欲之上而化之 , 对于心来说 , 虚壹而静 , 保持大清明的情境 , 对于情欲来说 , 则近尽而合理 , 如此 , 个人成善 , 社会平治 , 而如此状态也是一种质朴清明 , 只不过已是经历个人之“曲得其宜”的艰难历程而已 , 故荀子谓不复返其初矣 。 故此 , 荀庄以朴同为目标 , 但由于学术路向不同 , 一则心内体道而归朴 , 一则心外学道而归仁 , 这是荀庄化道工夫之异矣 。
- |荀子日课464丨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之为大圣
- |荀子日课460丨什么样的人被称为庸人
- |荀子日课458丨君子有三思
- |荀子日课457丨君子有三恕
- 荀子日课|荀子日课456丨教育最根本的理念在于有教无类
- |荀子日课455丨拥有大智慧的人大都懂得反求诸己
- 荀子日课|荀子日课453丨当所欲所求越过底线
- |荀子日课452丨随心所欲,在规则之内
- 荀子|姜亮夫丨荀子是儒家在战国时代最坚实最刚健的后继人……
- |荀子日课451丨忧乐在心,做小人还是君子,全在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