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荀子之积化与禅宗之渐修
荀子的渐化思想 , 主张由渐而化 , 由积而化 , 故而叫做积渐或积靡[iii] 。 也就是一种渐进的缓慢的修行方法 , 化之工夫 , 积渐也是化之动因 。 其化之方式亦如中国禅宗史上之渐修 。 禅宗的修行法 , 从达摩以来 , 就强调渐修以实现道德境界的层次性 。 禅宗之北宗 , 如智洗、神秀、保唐、宣什门下 , 多用渐修的方式致悟 , 牛头宗、天台宗的入门方便 , 也用渐修 , 渐渐磨去烦恼污染 , 使佛性渐渐显现 。 达摩的壁观 , 在形式上也是渐修 。 神秀的禅修 , 也是渐修 , 《楞伽经资记》称其为“禅灯默照” 。 如何默照?惠能称之为“看心看净”:看心 , 是内观自心;看净 , 是观自心的清净本性 。 神秀是这样讲看心看净:
看心若净 , 名净心地 。 若卷缩身心 , 放旷远看 , 平等尽虚空看 。 (《大乘无生方便门》)
看净 , 细细看 , 即用净心眼无边无涯除远看 。 (同上)
看心看净是一个长期的修行过程 , 因此称此为渐修 , 南宗人则称为“时时勤拂拭” 。
我们看荀子的思想中 , 从人性上来看 , 人的修养上也是有小人、君子、圣人这样道德层级上的区别 , 但君子和小人由于具有相同的“质具” , 在道德上都有成圣的可能 , 因而 , 荀子讲君子小人其性一也 。 也就是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 而禅宗也讲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在于性 , 而佛性是人人都本来具有的 , “当知愚人智人 , 佛性本无差别 , 只缘迷悟不同 , 所以有愚有智 。 ”(宗宝本《坛经·般若品》)而在成人成佛的方法上 , 都主张渐化、渐修 。 如宗密举了一个登高的例子:“如登九层之台 , 足履渐高 , 所见渐远”(《大疏》卷上之2 , 《续藏经》第1辑) 。 其所谓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 。 这种例子 , 神会也举过:“即如登九层之台 , 要藉阶渐 。 ”(《华严经普贤行愿疏》卷2 , 《续藏经》第1辑)对此 , 董群先生指出:“渐修的方法 , 在禅宗的伦理体系中 , 它更多地是个道德修行的方法 , 即使是作为养生方法 , 也是强调和养德相结合的 , 以养德为基础的 。 ”[5]故而此渐和荀子所谓积义相近 , 都有所用工夫渐深之意 。 故荀子曾云:“积土成山 , 风雨兴焉;积水成渊 , 蛟龙生焉;积善成德 , 圣心备焉” , 只有所积 , 才能“真积力久则入” , 终乎为圣人 。 如禅宗所云“勤拂镜尘 , 渐悟心性”(《大钞》卷3之下 , 《续藏经》第1辑) 。 另外 , 禅宗和荀子都重视渐化中心之修养的层次性 , 神会归纳其修行过程是“凝心入定 , 住心看心 , 起心外照 , 摄心内证”(《答崇远法师问》)神会把心修分为入定、看心、外照、内证四个层次 , 荀子则根据心所具有的虚、壹、静三种功能 , 把心化德分为三个步骤:
(1)将须道者 , 之虚则入 。 所谓“将虚道者” , 是指初学求道的人而言 , 人心具有虚之包容力 , 一个初学求道的人 , 应本着虚心包容的精神 , 不断温故知新 , 累积经验 , 成就广博的学识 , 这是心知道的第一步 , 故曰“之虚则入” 。 (2)将事道者 , 之壹则尽 。 所谓“将事道者”是指学而行道的人而言 。 人之藉由认知而累积丰富的经验与广博的学识 , 此等经验学识 , 事实上只是人之用于处世行事的概念或观念而已 , 其必经由统整调适的工夫 , 使之成为有系统有条理的深度的认知 , 因而能够成就专精的知识 , 此为知道的第二步 , 所以说“之壹则尽” 。 (3)将思道者 , 之静则察 。 所谓“将思道者” , 根据《解蔽》篇:“闲居静思则通……仁者之思也通 , 圣人之思也乐” 。 是指学而体道 , 迈入圣贤境地的人而言 。 荀子把心譬喻为槃水 , 槃水正错而勿动 , 则清澄照物 , 可以见须眉而察肤理 , 人心也是如此 , 外不受“耳目之欲 , 蚊?之声”的干扰 , 内不受“意识错觉”的作崇 , 则此心自能达到闲静而思的境地 。 心静而思然后可以解心之蔽而养心之诚 , 使人守仁行义 , 体常尽变 , 因而足以决定然否 , 判断美恶 , 所以说“之静则察” 。
- |荀子日课464丨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之为大圣
- |荀子日课460丨什么样的人被称为庸人
- |荀子日课458丨君子有三思
- |荀子日课457丨君子有三恕
- 荀子日课|荀子日课456丨教育最根本的理念在于有教无类
- |荀子日课455丨拥有大智慧的人大都懂得反求诸己
- 荀子日课|荀子日课453丨当所欲所求越过底线
- |荀子日课452丨随心所欲,在规则之内
- 荀子|姜亮夫丨荀子是儒家在战国时代最坚实最刚健的后继人……
- |荀子日课451丨忧乐在心,做小人还是君子,全在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