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想衣裳花想容”、“银河淡 , 凉入天孙云锦段”、“孔雀妆花云锦烂 , 冰蚕吐凤雾绡空 , 新样小团龙”……关于赞美云锦的诗句太多了 , 而对于周双喜来说 , 这些浪漫的诗句回归到云锦本身 , 那是一份朴实无华的坚守 , 是日日夜夜的织机声 。
本文图片
周双喜在织造
周双喜 , 1955年出生 , 1973年起从事云锦织造工艺的研究和实践 。 师从云锦织造老艺人顾惠源 。 “当时师傅都70多岁了 , 我才18岁 。 师傅之前怎么学 , 就怎么教我 。 这些师傅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 , 他们过去家里条件不好 , 不能上学 , 便从小学一门手艺 。 大约六七岁时他们就被送到机房 ,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杂活 。 等长大时便什么技艺都懂了 , 但因不识字 , 学习与传承技艺全靠背口诀 。 ”
本文图片
云锦织机
功夫不负有心人 , 周双喜终于等到了万历皇帝龙袍复制这个历史性工程 , 从此 , 他和云锦的命运 , 将紧紧连在一起 。
1978年 , 定陵文物出土 , 万历皇帝的龙袍备受瞩目 。 龙袍运用了孔雀羽和金线作为织线 , 用料不可不谓奢华 , 柿芾纹、龙纹、如意云纹密集分布 , 纹饰不可不谓多元 , 文物专家最终将龙袍定名为“孔雀羽织金妆花柿芾过肩龙直袖膝栏四合如意云纹纱袍” 。
本文图片
定陵出土万历皇帝龙袍
然而出土后 , 龙袍在短时间内碳化 , 过去的颜色几乎无法辨认 , 有些地方还有破损 。 在龙袍料的腰封上 , 专家们查到龙袍产于江宁织造 , 是一件地道的云锦精品 。 于是定陵博物馆便委托南京云锦研究所(全国唯一的云锦专业研究机构)进行龙袍的复制工作 。
复制工作有多难?
本文图片
龙袍使用了大量金线和孔雀羽 。 首先要把金块制成金箔 , 两人相对而坐 , 轮流举锤 , 经过3万多下的锤打 , 把一块厚重的黄金 , 变成轻如鸿毛的金箔 , 再把金箔粘在一种特殊纸张上 , 压紧抛光 , 最后裁成条 , 剥出金线 , 和蚕丝相互缠绕 , 捻搓成金丝线 。
至于孔雀羽 , 从云南等地收集孔雀掉下的羽毛 , 然后把羽毛拿回南京 , 一根根地用手工捻成线——整个龙袍复制所需孔雀丝线长达300多米 。
【|锦上生花丨云锦大师周双喜,他用一双手织出中国顶级奢侈品】修复中 , 为了保证复制品的真实 , 技术人员要经常到地宫里看龙袍原件 , 一一记下这些经纬密度、纹样结构 , 并在摹稿上标出 。 最困难的是 , 有的丝织品金线还发亮 , 但丝都变成了灰 , 肉眼看不见 , 复制工作充满挑战 。
本文图片
只能根据明代织物的配色特点 , 通过大量史料和实物印证 , 对原物的色彩进行“追色分析”和“经纬分析” , 手拿放大镜 , 一根一根地观测多种彩线的粗细 , 并相合退色的色相 , 制定原物的色彩差异 。
周双喜说 , 当时的织造条件亦非常艰苦 , 因为丝太细且干燥易断 , 机房必须全封闭 , 冬天不能生火 , 冻得手脚长冻疮 。 夏天不能吹风 , 只能赤着上身或者头上顶块湿毛巾干活 , 防止汗水滴到云锦上 。 而且久坐工作 , 屁股上都生了坐板疮 。
- 幼儿园|“熬到娃上幼儿园,我就重返职场”,有多少全职妈妈被现实打脸了
- |三星堆又上新了
- |黄河远上|汤汤大河,让“塞上江南”风骨传扬!
- |职场上,精明的管理者都掌握了这三个“套路”,越早知道越好
- 生肖|书记校长云上直播“带岗”,传递出什么信号?
- 姜子牙|“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讲的是什么处世哲学?
- 狮子座|将来8月,四大星座苦尽甘来,职场上遇贵人点拨,财运稳重
- |2分硬币有这“四个数字”,已经翻了265000倍以上,你家里有吗?
- 国语|70岁的老奶奶爱上了钓鱼,钓历已经有十多年,最怕就是钓到大鱼
- 异度之刃3|一位中等考生的自述:“宁上专科也不报本科”,引起众多学子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