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人|冯庆:狼如果穿戴上衣冠,它的野性真的被驯化了吗?( 三 )


狼的文化史,也正是人的文化史。
作者:冯庆(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师,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
【附读书笔记一则】
狼是如何被人“塑造”的?
《狼的文化史》是今年4月刚刚出版的译著,相应的原著为《Le Loup - Une histoire culturelle》,于2018年11月正式问世。这部新作的作者是已愈古稀的动物文化史学界资深专家米歇尔·帕斯图罗(Michel Pastoureau),他在本书中拓宽了“以动物为切入点,管窥自古典时代起的欧洲文化史”这条研究路径;又配以译者白紫阳流畅自如的翻译风格,为我们带来了有趣新颖的阅读体验。
欧洲“动物中心圈”的重要组成:从饿狼、坏狼、恶狼到讨喜狼、团结狼
狼人|冯庆:狼如果穿戴上衣冠,它的野性真的被驯化了吗?
文章插图

《列那狐传奇》插图,法国国立图书馆法文手卷部第12584号藏品,第15对开页右页:三位强大的领主奉狮王之命率领讨伐逃回领地、罪行累累的列那狐,它们是陆军元刷灰狼伊桑格兰、猎犬卢奈尔、机智的花猫蒂博尔。
本书导言部分率先抛出了一个“动物中心圈”的概念,并将考察范围圈定在欧洲,指出人们会以几种特定的动物为中心建构起一个想象场域。这其中就有“狼”——尽管狼从来都没有被认为是“动物之王”,但它却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充当着“动物中心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文部分十二个章节,读者由此可以梳理出人类对狼的印象、态度、评价的变化趋势。通览欧洲神话中狼的形象,它们富有凶狠、贪婪、狡诈的特征,在许多格言中被斥为贬义;但彼时的“饿狼”尚未成为真正的“恶狼”,还存在着一些不那么负面的形象,例如作为太阳神(或火神)御兽的狼、作为罗马城源头的狼等等。然而,到了中世纪早期之后,狼除了与原先一样袭击牲畜之外,还开始攻击人类,于是狼彻底沦为贪婪凶残、恐怖骇人的“大坏狼”,再也没有任何闪光点。人们的恐惧心理曾在12-13世纪稍有缓解,在当时的一些道德教化寓言故事中,狼增添了滑稽搞笑的一面。然而这个时期非常短暂,狼对人的威胁在自然、社会中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又开始加重。直到18-19世纪,法国还笼罩在狼的阴霾之下,人们谈及类似于狼的凶兽当即色变。
不过,19世纪后,灭狼取得了成功,人类甚至牲畜再也不用担心自己落入饿狼之口了,这似乎让人们淡忘了狼的凶恶,于是狼的形象开始扭转,变得讨喜、可爱了,那些消极的品质被隐去,只留下了团队精神、坚韧不拔、智计百出等等积极的品质;人们甚至开始期待和呼吁狼在各类作品中甚至是在自然界回归。
作者在纵向上由古典时代贯通至当代,在横向上汇聚了传说故事、文学著作、宗教文献、绘画作品等等材料,丰富的资料也为结论的推断和证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看-被看:人与狼权力关系的途径决定谁会危险或被动
除此之外,本书中还有较多值得深入挖掘的点,虽然作者只是一笔带过,但是如果真正注意到了它们就有可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比如:
(1)根据中世纪动物寓言书的叙述,如果人先看到狼,那么狼会转身逃跑;如果狼先看到人,那么人会瞬间呆住,最终任狼宰割。(第55页)作者直接点明,这是“对古典学派哲人观点的摘抄”,揭示出狼是“与注视还是被注视具有直接相关关系的动物”。(第61页)由于作者并未作出详细解释,读者可能会有些不解: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里的“看—被看”不是普通的视觉活动,而是建构人与狼之间权力关系的一种途径:“看”者具有“视觉暴力”的特权、主导权,“被看”者则是受到“视觉暴力”的对象,处于被动地位。因此,“被注视”意味着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