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古代高士图及其衍变——故宫“林下风雅”展之深度解读(上)( 二 )


孔子是“学而优则仕”的积极倡导者 , 他数十年勉力奔走于诸侯之间 , 却屡屡受挫 。 而其弟子颜回却选择了箪食瓢饮 , 避居陋巷的生活 。 他问颜回: “回来!家贫居卑 , 胡不仕乎?”颜回对曰: “不愿仕 。 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 , 足以给饘粥;郭内之田十亩 , 足以为丝麻;鼓琴 , 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 , 足以自乐也 。 回不愿仕 。 ”孔子愀然变容曰: “善哉回之意!”这个故事颇耐人寻味 , 与老师的热衷入世迥然不同 , 颜回的执善固守 , 体现了隐逸“高士”的坚定 。 此段对话并不见于《论语》等各种儒家经典中 , 而源于庄子的杜撰 , 颜回晏然自甘的出世思想正与道家清静无为的主张相合 , 因此 , 崇尚“老、庄”的皇甫谧由《庄子》而将颜回树立为“高士”的典范 , 也就不足为奇了 。
汉代以察举取士 , 故“士”皆看重士名(即才学、人品、风骨、孝慈等) , 虽然他们出身、经历、机缘各异 , 但努力秉持“志于道”的人生目标 , 追求人格的独立与完整 , 成为基本道德和价值观的维护者 。 国家对人才的渴求也要求士人以更完美的形象和全面的才能“为盛世开太平” , 刘向提出的“ 通古今之道谓之士 , 进贤达能谓之大夫 , 敬上爱下谓之诸侯 , 天覆地载谓之天子”乃是政治清明、君臣和谐的完美状态 。 东汉时 , “士”借助“光武中兴”以来倡导的“儒学”力量 , 使“士大夫”这种始自战国、秦的新兴阶层 , 发展和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位:他们既为“吏” , 是国家政治的参与者 , 也是“师” , 是社会文化艺术的传承者 。 东汉末 , 士人中盛行清议、品题之风 , 魏晋“玄学”实由此发轫 。
魏晋时期 , 儒学衰落 , 道释勃兴 , 而士人群体在政治态度和人生价值上也出现分化 。 一方面 , “九品中正制”得以确立 , 品评士人逐渐发展为一种选才、任官制度 。 特别是以何晏为首的“正始名士”掌权之后 , 士人中的积极进取者无不对其思想、风范望风而景从 , 因为一旦入名士之列 , 利禄唾手可及 。 而在社会离乱、政治糜腐的形势下 , 另一些士人则心怀失望与不满 , 不再汲汲于为统治者所驭使 , 而是洁身自好 , 退隐世外 。 正如荀子所说: “古之所谓处士者 , 德盛者也 , 能静者也 。 ”杨倞注曰: “处士 , 不仕者也 。 ”这就是为古人所称誉的“处士”“高士”“逸士” 。
身份|古代高士图及其衍变——故宫“林下风雅”展之深度解读(上)
文章图片

“林下风雅——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二期)”现场
皇甫谧(215—282年)所著《高士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 作为生活在曹氏、司马氏激烈斗争时代的士人 , 他毕生从未入仕 , 而是安贫乐道、隐居求志 。 他以自身的思想取向和感情为基础 , 确立了为“高士”立传的标准 , 必是从未入仕 , 亦不曾屈身权要者 , 即 “身不屈于王公 , 名不耗于终始” , 入传者自舜至魏凡九十六人 , 其中包含了啸傲山林、安贫陋居、带经自农乃至受佣自隐的各种生存状态的“高士” 。 但按照他严苛的标准 , 并不包括司马迁颂誉过的不食周禄而饿馁致死的伯夷、叔齐 , 或是班固褒扬过拒绝入仕新莽的龚胜、龚舍等有过“杂而不纯”之经历者 。 可见早期“高士”即是绝对“隐逸”之士 , 是隐逸文化的代表形象 。
自范晔《后汉书》采用皇甫谧《高士传》内容分别纳入《逸民传》和《儒林传》后 , 不仅历代正史对“高士”“逸民”的记述不绝如缕 , 私家著作如隋虞般佐《高士传》、元佚名《宋遗民录》、明皇甫涍《逸民传》、清顾炎武《广宋遗民录》等 , 或记述表彰隐逸 , 或别寄怀抱 , 皆《高士传》之千载余绪 。 另外 , 统治者也利用人们普遍对“高士”的敬慕心理 , “举逸民而天下归心” , 更多地对“高士”采取征辟、怀柔的政策 , 书画史上这类例子也不鲜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