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鲁迅诞辰一百四十年|00后如何看待鲁迅?( 二 )
文章图片
《野草》 , 译林出版社 , 2013年
老丁头:
我对鲁迅《故事新编》一书中的《铸剑》印象最为深刻 。
《铸剑》的主题是复仇与复仇的意志 , 这是鲁迅后期创作的一个关键主题 。 按照我本人的理解 , 这是鲁迅自己对于一种20世纪的“并不充分”却又“至关重要”的“心境”或“意志”的把握 。 显然 , 在鲁迅对这个来自《搜神记》的故事的重构中 , 复仇与复仇的意志的目的是相当简单的 。 眉间尺前赴王都的目的是为父亲报仇 , 而宴之敖为眉间尺复仇的目的则是因为他已经是一个全身浸透了黑暗与血污的、自怜自伤的“复仇鬼”——这些在传统文学中用以“装饰”复仇的行动的目的 , 都同“劈开一棵菜头”和“吞下一口凉水”那样微不足道 。
但是 , 鲁迅却以极端荒凉 , 凄异 , 恐怖 , 决绝的笔调勾勒了所谓“复仇之心境”——复仇者的身心与被复仇者同样浸染在黑暗与血污之中 , 自伤自怜、恐惧畏缩之意仿佛幽灵般环绕着这些执剑之人 。 然而与之相伴的是决绝的杀意与牺牲性的意志 , 并通过这种一轮又一轮的行动反复突破通过“镇压复仇”或“镇压暴力”建立起来的秩序本身(最后两个“反贼”的骷髅和国王的骷髅一同得到朝拜) 。 对于20世纪早期而言 , 复仇的目的与逻辑是晦暗的 , 甚至是微不足道的 , 然而这种心境的锻炼与生成 , 对于“新”的国民性的塑造而言 , 却是至关重要的 。 我所欣赏的就是这种对于并不神圣 , 并不伟大 , 甚至多少有些琐屑的复仇的“心境”的揭示 , 它真切地伴随了所有受压迫者的行动与情感 , 并孕育着希望——一种晦暗的 , 尚未被任何确定性的目标占据的希望 , 这无疑是深刻而准确的 。
因此在我看来:(1)鲁迅最终走向了马克思主义 。 (2)鲁迅不是一个批判国民性的作家 , 相反 , 他深刻地解释了那些真正的历史创造者所身处的复杂处境 , 并呼吁更为有力的革命与组织策略 。
就(1)而言 , 鲁迅在他的后期著作中出色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首先来自托洛茨基和藏原唯人)进行文学史研究 , 并通过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来重审他早期的无政府主义和浪漫主义立场 。 就(2)而言 , 我特别注意的是《阿Q正传》——难道《阿Q正传》的目的仅仅在于描绘和批判所谓的“国民性”吗?决计不是!这是对鲁迅的浅薄的贬低和否定!事实上 , 在鲁迅看来 , 千千万万的阿Q们才是生活在大地上的受苦者 , 是未来的革命者 。 然而他们深陷种种荒诞的意识形态与恶劣的物质生存境况之中 , 这些条件的生产和再生产正是通过举人老爷、赵太爷等与买办相勾结地主阶级实现的 , 最终阿Q们被“不准革命” , 被拉去做替罪羊 , 辛亥革命仍然未能激发那些生存在黑暗深渊中的灵魂的火焰与光华 。 而鲁迅通过阿Q所呼唤的 , 就是带来这些“卑贱者”的觉醒的全新的革命 。
文章图片
《阿Q正传》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2014年
小熊猫:
作为一个00后生人 , 第一次知道鲁迅这个人就是在语文课堂上 。 初中的教材收录了鲁迅的几篇散文 , 记得读到的第一篇好像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只是对于那个年纪的我来说 , 文中所写的童年生活与自己的经验相去实在不远 , 所以读完内心毫无波澜 , 甚至觉得有些乏味 。
真正认识到一个课本之外的鲁迅 , 还是从阅读杂文开始 。 当时家里有一本八十年代出版的鲁迅杂文选集 , 一时兴起 , 就翻出来看 。 我的确从中读出了所谓“匕首一般的战斗性、批判性” , 议论犀利又不失自信;但是在锋芒之外 , 我更感受到一种调和了严肃与不严肃的笔调 , 就像《坟》的《题记》里所说的:“天下不舒服的人们多着 , 而有些人们却一心一意在造专给自己舒服的世界 。 这是不能如此便宜的 , 也给他们放一点可恶的东西在眼前 , 使他有时小不舒服 , 知道原来自己的世界也不容易十分美满 。 苍蝇的飞鸣 , 是不知道人们在憎恶他的;我却明知道 , 然而只要能飞鸣就偏要飞鸣”——因为有抨击的对象、有对不舒服的人的牵挂 , 所以是严肃的;而从“苍蝇的嗡鸣”这个比喻 , 又能看出作者的戏谑、不严肃的态度 。 鲁迅从来就没把自己的作品看得多么重要、高贵 , 他的杂文不过是在这个混沌的世界里的一种谩骂 , 一种不和谐的、否定的声音 , 所以登不上大雅之堂 , 称不上“伟大的文学” 。
- 七律!崔颢《黄鹤楼》千人无人敢仿,鲁迅一气之下仿一首,开篇就惊艳
- 鸡毛信!他在《鸡毛信》中演张连长,《家》中饰高大老爷,老演员百年诞辰
- 语言|语感与幽默感
- 鲁迅|最美的回忆在童年
- 周作人!与鲁迅通信250封,在周家住到30岁,她为何没有成为鲁迅的恋人?
- |CBA辽粤大战爆发激烈冲突,谁之过?
- 塞萨尔·弗兰克|杭州爱乐乐团举行纪念塞萨尔?弗兰克诞辰200周年音乐会
- 那个时代&宁愿花半辈子骂鲁迅,却不愿为丈夫做碗羹汤,离婚后在孤独中逝去
- 徐志摩$鲁迅作诗痛骂,冰心、钱钟书发文讽刺,民国大师为何容不下林徽因
- 母亲$鲁迅几乎从未正眼看过朱安,为何朱安孝敬婆婆到死,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