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鲁迅诞辰一百四十年|鲁迅与厨川白村的“人的哲学”( 二 )


冲突|鲁迅诞辰一百四十年|鲁迅与厨川白村的“人的哲学”
文章图片

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 , 鲁迅译 , 北新书局1927年版
鲁迅之所以认为厨川对于文艺“多有独到的见地和深切的会心” , 而且高度认同他把“两种力的冲突”作为“文艺的基础”的观点 , 既出于一种理性的认识 , 也基于两人之间心灵和精神的强烈共鸣 。 这种认同和共鸣 , 还植根于鲁迅自己痛苦的人生经历和刻骨铭心的内在感受 , 与他本人实际的文学创作中的深刻精神体验也存在着很大关系 。 曾有外国学者指出 , 鲁迅与厨川具有相似的“人生哲学” , 他所翻译的《苦闷的象征》 , 简直就是他的“文学思想的一篇宣言” 。
厨川把突进不息的生命力 , 视为人间生活的根本 , 甚至认为那些不想发挥自己的生命力 , 被因袭所束缚、为传统所拘囚的因循守旧者 , 简直无异于没有个性和独立人格的动物 。 在鲁迅看来 , 厨川的这些看法对于同病的中国 , 尤其对于自汉代起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 , 以及发展到后来形成的宋明理学的严重弊害 , 就好比一帖凉药 , 是具有很强针对性的救正、针砭之功效的 。
鲁迅回忆自己十几岁的时候也很遵从读书人的家教 , “屏息低头 , 毫不敢轻举妄动 。 两眼下视黄泉 , 看天就是傲慢 , 满脸装出死相 , 说笑就是放肆” 。 但有时心里也会发生一点反抗 , 于是就抛弃了“死相” , 放心说笑起来 , 立刻又碰了“正经人的钉子” , 说是使他们“失望”了 。 这样一来 , “我的死相也还得装下去 , 装下去”……接着 , 他又写道:
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 , 就先该敢说 , 敢笑 , 敢哭 , 敢怒 , 敢骂 , 敢打 , 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
在另外的文章里 , 鲁迅指出“死相”其实就是“苟活” 。 这是中国古训所教的一种“生活法” , 其要害是“缺少自由” , 是“教人不要动” 。 他认为 , 这种“半死半生的苟活 , 是全盘失错的 。 因为他挂了生活的招牌 , 其实却引人到死路上去!”
他翻译并出版《苦闷的象征》 , 并把它当作北京大学等高校的授课教材 , 大力推介、传播厨川白村的理论 , 也意在破除传统伦理道德对于国人的生命力的压抑和束缚 , 激发人们的生命活力与创造精神 , 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思想自由、人的解放、人性的解放的目标完全是一致的 。
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里的“狂人” , 无疑是一个前无古人、横空出世的人物形象 。 在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史上 , 从未出现过这样一个外表十分奇特怪诞 , 而内在思想和精神上却具有极为深刻内涵的艺术形象 。 张定璜这样表达他读《狂人日记》的感受:“譬如从薄暗的古庙的灯明底下骤然间走到夏日的炎光里来 , 我们由中世纪跨进了现代 。 ”这一阅读经验传达出的正是“狂人”这个孤绝的人物形象 , 给读者造成的巨大震撼和冲击 。
日本研究者伊藤虎丸认为 , “《狂人日记》的主人公即作者本人” , 他甚至把这篇作品视为“自传性小说之一种” 。 这一说法并非没有道理 。 鲁迅在小说创作中 , 常常把自己的情感、精神和思想 , 投射到与他比较接近的人物身上;狂人便是这样一个人物形象 。 极为怪异荒诞与极其真实深刻这两种元素 , 在狂人身上是极为成功地结合在一起的 。 可以说狂人就是鲁迅“精神上的孪生兄弟” , 或如有的研究者所说 , 是其“内在意识中的另一个自我” 。
假若深入到鲁迅内在的心理和精神体验中去 , 就会发现情形的确如此 。 这个他的另一个“自我”或“孪生兄弟” , 平常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完全表现出来 , 大概唯有最熟悉和了解他的朋友 , 才能偶尔一睹其“庐山真面目” 。 鲁迅在《狂人日记》里所做的 , 就是要把自己平常内心深处的一些深刻思想和真实感受 , 以貌似怪诞荒谬的艺术形式包裹起来 , 通过“狂人”这一文学形象直接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