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重燃,国潮当道,用中国制造演绎中国自信( 二 )


人们已在情感上的体验更多过于产品本身的品质,更不用说很多产品具有相当高的实用性。相对于“老干妈”通过跨界快速改变了品牌调性,让年轻用户眼前一亮的同时有些忍俊不禁的跨界尝试。故宫博物院开创的文创产品则更像是是在“姹紫嫣红”间让原来专属于皇家的神秘和富贵开始接上了地气,螺钿牡丹纹的链条单肩包、古风折扇、紫禁冰嬉杯等等,他们深度挖掘了丰富的明清皇家文化元素,将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故宫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融入了现代人的时尚表达理念,深具鲜明的时代特征,且贴近群众实际需求,让消费者在点滴生活中“用”上精品,真正实现文化消费的同时甚至还起到了一定的文化普及作用,成为“跨界国潮”之典范。
年轻人从喜欢日韩快时尚品牌到逐渐转向对国货的注意和认同,事实上,文化的“回溯”以及本土传统文化的再造,使中国元素开始逐渐从孤立走向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完美融合的再创新使这些产品既蕴含着“有趣的灵魂”,又具备了“好看的皮囊”。
有态度又实用,有情怀又个性,有质感又新潮,附着在潮流中的情感诉求、价值归属和社群认同,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相信,只要增强文化自信、保持文化自觉、涵养文化内涵、挖掘文化价值,潮流可以土生土长,时尚就能风起本土。
但与此同时,“国潮”之风也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其快速发展并不匹配的是仍有部分品牌对于产品质量把控并没有跟上,虽然迎合了一些年轻人的潮流,但过分追求效益,忽视了产品内在的产品质量、文化理念、文化符号等。
中国文化元素的简单复刻、一味的堆积和拼贴传统文化元素、缺乏对传统文化意蕴和价值的深刻理解,这些都忽视了对传统文化在当下时代里的价值重构,导致并未达到预想的良好效果,甚至缺乏了与“潮”式呼应,淡化甚至歪曲了传统文化的本来寓意。
幸而,屹立于国潮浪头的“弄潮儿”们早已觉醒,新世代的国潮设计早已超越了“为了国潮而国潮”的粗犷理念,相对于初步探索时期对中国传统元素的生搬硬套,一流的国潮单品早已开始围绕一个“中国化”的核心价值从功能、品味、精神上打造国潮单品,实现了“国风”与“潮流”的真正有机融合。
2020年,李宁在甘肃省敦煌市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李宁三十而立·丝路探行主题派对”成为了当年的“国潮”热点。其与敦煌博物馆跨界联手的“敦煌”系列服饰抓住了扎染、笔画、织绣等丝路上最鲜明的“中国特征”,结合特色分割、街头廓形等时尚元素,在深刻诠释了“李宁”品牌对“丝路精神”的探究和理解同时,自然也成为了当季爆款。据了解,当走秀结束第二天的天猫超级品牌日,当日李宁的交易额即突破1亿元人民币。
国潮正当时,只有以时代元素为出发点,强调品牌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配,与民众产生基于民族精神和审美情绪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品牌和产品焕发生机与活力。从经典国货焕新升级,到“中国设计”引领潮流,当前“国潮”所代表的意义,早已超脱了本土潮流品牌的对消费者审美的追赶,大国自信的引领下,对文化审美的话语权已经被中国消费者和品牌重新攥于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