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发慧
雪线上下的风物人情总是被吸引进采风者的经验感受中 , 散文赋予这些经验和感受以现实的记忆和温度 , 而这些经验和记忆并非单纯的个体感受或絮语 , 相反 , 它具有地方的时代性和集体性 , 以一种自觉的生命力展示个体感受之外的多种可能性 , 相比较小说和诗歌 , 散文在自媒体时代更容易更新个体的现实感和体验感 。
当代散文名家王剑冰在青海高原写就的《江源在上》就是这样一部能够更新和唤醒现代人生命体验的著作 , 这本书以深刻细致的笔触讲述了2017年“源文化”考察小组两次深入三江源腹地采风考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 , 为我们描摹出海拔3000米以上的风土人情 。 这里生存的艰难与生活的幸福并存 , 物质的贫瘠伴随资源的富有 , 生命之轻陪伴情谊之重 , 微弱的悖论中一切都是不可复制的独特 。 这种独特对于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而言并不代表出众的意义 , 只是引导他们走向自己 , 走向自我与世界的自然的关联 , 确如王剑冰一行在文扎带领下开启的“源文化”之旅 , 当然 , 这段旅程本身在王剑冰的描述中也是独特和重要的 。
“江源在上”是一种人格化的表述 , 江源像人一样被尊重、被敬畏 , 长江、黄河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都是人格化的存在 , 尤其是黄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塑造为母亲形象 , 生长生活在中原腹地浸润于中原文化的作者对黄河自然有不一样的情愫 , 但是在江河源头他发出这样的感慨:“我现在终于站在了黄河源头 , 我怎么会想起母亲?我怎么能不想起母亲!迎着凛冽的寒风 , 我早已泪流满面 。 《大河之源约古宗列(六)》” , 一问一答中作者确定了自己与黄河在情感上的联系 , 这种联系在作者到达黄河源头之前是一种不连贯的感性关联 , 可就在抵达的那一瞬间眼前之景便成为了精神的抱慰 , 这不仅意味着个体终于在人与自然的修饰关系中找到了一种实体的存在感 , 而且集体的生命也能在此找到了源头 。
只是不止于此 , 江源在一切自然之物的变容中不自觉地书写着自己的故事 , 比如那些流传在山水云间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 , 还有那世代口耳相传的地名、人名都被赋予特殊的含义 。 比如黄河在藏语文中被称为“孔雀河” , 黄河源头约古宗列被称为“炒青稞的锅” , 这样的称谓在作者的认知中是陌生而新鲜的 , 因而在写作中被作为地方性知识的表征而描写出来 , 相比较地名、人名在汉语中的意思 , 他更看中其文化的意义和意味 , 这是一位写作者的本能和素养 , 也是一位写作者转换个人经验的修辞方式 。
我无意于解释和说明藏族文化中江源的重要意义 , 因为“江源在上”这种人格化的表述方式已然将源头的重要性融合到个人情感的具体表达之中 。 尤其“在上”一词摧毁并复活着一种现实——除了江源 , 一切都不足以称道 , 为了江源 , 一切都值得付出 。
“第二天早上6点多钟 , 吃完半生不熟的早饭 , 大家开始收拾 , 并且专门将所有垃圾装袋 。 每个人都做得仔仔细细 , 不让这里留下一丝污染 。 《大河之源约古宗列(九)》”这种身体力行的环保观念不仅折射出人们对江源的重视 , 也在体现“在上”这种朴素的世界观和生态观 。
作为人类存在的根源 , 江源自身也演绎着复杂的精神史 , 为了探寻和说明其复杂与悠久 , 玉树藏族自治州文化学者文扎多年奔走在江源深处:“他的构想就是以长江源生态流域为主线 , 以尕朵觉悟雪山及嘉洛‘十全福地’为核心 , 以‘嘎嘉洛文化’为主题 , 连接称多、玉树、曲麻莱、杂多和治多 , 建立和推动长江源‘嘎嘉洛文化圈’ , 打通长江源‘嘎嘉洛文化’长廊 , 为《格萨尔》史诗文化的开发研究和兴盛打造广阔的平台 。 《嘎嘉洛文化之光(四)》”
- 玉如意|康熙贴身把玩的玉如意,如今价值7.1亿,藏纽约博物馆,难以回国
- |把张爱玲作为方法|深港书评·香岛繁花
- 考试|让上司把事情交给你,你该怎么做?
- 绿松石|什么是绿松石把玩件?
- 紫禁城|把“紫禁城”搬来羊城!宋贝:将中国文化与家居相融而非拼接
- |如何把工作做到极致?
- 猪八戒|明知猪八戒是妖怪,高太公为何还把女儿嫁给他?看孙悟空说过什么
- 箜篌|这个沈音走出的女孩,把唐朝古诗里的乐器演“活”了
- |做好日常工作,把每件事做扎实
- |职场“三把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