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锦诗|敦煌樊锦诗今年84岁了,为何还被称为她的女儿?

樊锦诗|敦煌樊锦诗今年84岁了,为何还被称为她的女儿?
本文图片

图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 。 (资料图) 敦煌研究院供图
中新网兰州7月15日电 (采访人员 冯志军)“此生命定 , 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 。 ”半个多世纪以后 , 经历了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从抢救性保护 , 到预防性保护 , 再到方兴未艾的“数字敦煌” , 已耄耋之年的“敦煌的女儿”樊锦诗 , 才有闲暇去回忆“斩不断 , 理还乱”的敦煌情缘 。
“外界都认为我留在敦煌是自己选择的 。 说实话 , 其实我有几次都想离开敦煌 。 但为什么留下来 , 这就是一个人的命 。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说 , 之所以最终没有离开 , 其中固然有命运的安排 , 但更重要的是自己从情感上越来越离不开敦煌 。
樊锦诗祖籍浙江杭州 , 1938年出生于北平 , 成长于上海 , 后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 。 1963年夏天 , 大学毕业后的她被分配到千里之外的敦煌大漠 。 直至19年后 , 才与丈夫在莫高窟团聚 , 从此就是一生心无旁骛的守护 。
物资匮乏的年代 , 烦心事在洞窟里都消失了
“敦煌是我少年时代的一个梦 , 我把她想得特别美妙 。 ”樊锦诗回忆说 , 因中学课本上一篇关于莫高窟的课文 , 后来就比较留意和敦煌有关的信息 。 特别是念了大学以后 , 凡是和敦煌有关的展览 , 包括出版的画片和明信片 , 她都格外关注 。 也因此 , 早就知道常书鸿、段文杰这些人 , 始终很向往那个地方 。
在奔向敦煌的途中 , 樊锦诗联想到常书鸿和段文杰两位传奇人物 , 都能跑去西北荒漠守护莫高窟 , 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应该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很气派的地方 , 可是一下火车就完全傻眼了 , 这里完全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 。
【樊锦诗|敦煌樊锦诗今年84岁了,为何还被称为她的女儿?】20世纪60年代的莫高窟 , 和今天的莫高窟不可同日而语 , 住土房、睡土炕、喝碱水、吃杂粮 , 照明靠蜡烛 , 有钱也买不到任何东西 , 吃得最多的菜是土豆、萝卜和白菜 , 每年春季从榆树上采下的榆钱 , 经过烹调即是“稀罕美食” 。
樊锦诗|敦煌樊锦诗今年84岁了,为何还被称为她的女儿?
本文图片

2018年8月 , 樊锦诗(中)在莫高窟数字陈列中心参观文创产品 。 (资料图) 杨艳敏 摄
相比彼时物质生活的极度匮乏 , “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感才最令她绝望 。 樊锦诗所能做的 , 就是学着遗忘与她成长求学的都市 , 慢慢习惯“窗外刮风、屋内下沙”的西北生活 。
“望着黑黝黝的窗外 , 我不止一次偷偷掉眼泪 。 可是第二天只要一走进石窟 , 就感到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 ”樊锦诗说 , 只要进到洞窟里 , 仿佛置身于一个华美的圣殿 , 完全沉浸在了衣袂飘举、光影交错的壁画和艺术塑像中 , 什么烦心事都消失了 , 心就踏实了 。
50余载牵念莫高窟保护 , 数字敦煌让文物“容颜永驻”
为什么在被世人遗忘的沙漠里 , 会产生如此辉煌的石窟艺术?为什么敦煌仿佛被遗弃在此长达几个世纪?这些由壁画和彩塑营造而成的佛国世界 , 曾经是什么面目?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在那些金碧辉煌的壁画和彩塑 , 究竟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那些精美绝伦的壁画是什么人画的……数不胜数的问题 , 每天都萦绕在樊锦诗的心头 。
50多年来 , 樊锦诗走遍了735个大小洞窟、看遍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 , 历时40年主持编写的《敦煌石窟全集》首卷 , 被誉为国内第一本具有科学性和学术性的石窟考古报告 。 而历时十余年编写的《敦煌石窟全集》第二卷 , 有望在今年出版 , 这也是她最惦记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