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国翔|讲座|哲学在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 九 )


说到这 , 我也想向彭老师提一个问题 。 在他的书里面 , 还有一个特别关键的概念 , 就是世界哲学的概念 。 我想听听彭老师关于世界哲学的特别有意思的一些见解 。
彭国翔|讲座|哲学在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
文章图片

讲座现场就在上海闹市的淮海中路上
黄韬:事实上 , 哲学也是跟闹市分不开的 , 苏格拉底当年就是在雅典的集市上形成他的哲学 。 在这样的一个场域当中 , 互相之间思想激荡 , 这才是哲学可以生长的根本的基础 。 关于世界哲学的看法 , 我们请彭老师来回答一下 。
彭国翔:我们一般觉得好像哲学是一个抽象的、无用之学 , 但是拿我自己的经验来讲——刚才一开始黄韬兄和向晨兄也提到了 , 我本来大学不是念哲学 , 我父亲希望我学理科 , 他自己是学物理的 , 但是我觉得我没有那个长处和能耐 , 我自己愿意学政治学 。 我当时选政治学也是受儒家的“误导”吧 , 希望能够治国平天下 。 我这个专业念出来应该是做公务员的 , 后来发现我也不行 。 其实大学里面我的副业是念哲学 , 包括历史 , 我觉得很有意思 。 为什么?我现在经常跟我的学生讲 , 这个东西很有用 。
一般人们觉得文科没有用 , 其实我觉得文科非常有用 。 打个比方说 , 你弄化学 , 其实你生活当中多长时间真的是用上化学的知识呢?但是反过来说 , 一天当中你起心动念 , 就是要在周围“待人接物”——中国人讲“待人接物” , 同样的人跟物 , 同样的事情 , 为什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有人处理得很好?为什么有人处处都处理不好?他背后的观念不一样 , 观念决定你的行为 。 那么观念怎么来的?你是不是自觉地进行一些观念的提升和洗礼?还是只是被动接受一些东西?是否有经过自己的整理的过程?我们读中学时候觉得所谓“三观”的说法很空虚 , 现在我觉得非常不空虚 , 很具体 。 价值观不一样 , 就变成“道不同不相为谋” , 不同的价值观就是很具体的 。 同样这个事儿我觉得是好的 , 他觉得是坏的 , 我觉得是“是” , 他觉得是“非” , 马上表现出做的方式不一样 。 日常生活里面随时随地都有这样的例子 。 那么 , 如何让我们能有智慧?哲学本来是讲智慧的 , 能够让我们很好地处理周围的人和事 。 其实人生一世无非两个事:“待人”和“接物” 。 你说除了“人”和“物”之外 , 你还跟什么打交道?外星人你大概碰不着 , 而且外星人也可以算是“人” 。 最后我们如何待人接物 , 取决于我们的价值观 , 取决于我们是不是有足够的智慧 。 其实 , 哲学训练的好处 , 我经常讲 , 第一个是让我们头脑清楚 , 不管你干的是哪行哪业 , 脑子清楚跟不清楚 , 结果是不一样的;还有一个 , 这方面可能中国哲学贡献更大——不是西方哲学没有 , 西方更多的可能是宗教的传统——我们今天讲 , 哲学训练让你的境界高一点 , 境界也不是虚的 , 同样一个事情 , 他那样做 , 只顾眼前 , 急功近利 , 鼠目寸光 , 反过来可以说 , 我们站得高 , 看得远 , 像下棋一样 , 他可以看七步以后 , 我只能看一步 , 结果当然是不一样的 。 你的脑子是不是清楚 , 有没有比较高的境界 , 就决定你做事情是不是有智慧 。 有没有智慧决定你能不能好好在闹市待着 。
有的人他有智慧 , 闹市很闹 , 但其心不闹 。 真正的讲智慧不是说躲到深山老林里面去 , 深山老林里面我修养好 , 一天到晚打坐 , 一出来看到人 , 待人接物 , 我又乱了方寸 , 一样没有用 。 过去说儒家修养功夫是“动亦定 , 静亦定” , 动就是说我很忙 , 我可以处理很多事情 , 但我的心态是很定的 , 静的时候 , 我一个人也一样 。 你说我一个人的时候是不是就能很定?那也不一定 。 有的人看着他是在盘腿打坐 , 实际上心猿意马 , 脑子不知道想什么东西 。 所以说躲起来、避世求心定 , 那是不彻底的 。 彻底的就是你在日常生活里面 , 随时随地都能保持稳定的心态;你有高度的智慧 , 让你对周围的事 , 做出非常合理的回应 。 这种智慧是哲学可以提供的 。 当然 , 我们讲的是广义的哲学 , 其实人文学科里面很多都可以提供这方面的智慧 , 艺术、宗教、历史、文学 , 都给我们提供这样一种人文的智慧 。 这个不是其他学科能够提供的 。 在这个意义上 , 我觉得哲学非常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