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国翔|讲座|哲学在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 六 )
我自己是研究西方哲学的 , 于是我迂回他者重新看待自己 , 发现中国哲学非常有意思 , 有很多东西在西方哲学传统中是完全没有的 。 举一个例子来讲 , 刚才彭老师也讲到生死问题 , 但凡现代智人的后代都有反思意识 , 反思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死亡 。 所有文明还有宗教都会对死亡给出一个它的理解 。 去过埃及 , 印象最深的就是木乃伊 , 我们现在讲文王、武王、周公、孔子 , 都是很遥远的人物 , 埃及很厉害 , 可以拿木乃伊来给你看的 , 历史上的人物都在这儿 。 这就是他对不朽的理解 , 首先是身体上的不朽 。 基督教就是信上帝得永生 , 通过上帝 , 你得到一个拯救 。 佛教里面讲轮回 , 灵魂的不朽 。 甚至道教 , 讲长生不老 , 就是躯体上的生命延伸 。 你会看到 , 儒家其实很朴实——生养众多 。 不孝有三 , 无后为大 , 强调生命不断地生养 。 我喜欢举愚公移山的例子 , 愚公我们很赞赏 , 看到他有种不懈努力的精神 , 但他的论述中有个基本预设 , 智叟讽刺愚公移山的行为 , 但愚公说“没关系 , 我干不完有我儿子 , 我儿子干不完有孙子 , 子子孙孙没有穷尽” , 你会看到这就是中国人对于生命延续的最朴素的理解 。 所以在中国文化传统中 , 特别突出一个重要德性 , 叫“孝” 。 老外说这个“孝”没啥稀奇啊 , 对父母好点这算什么 , 而且他们很多时候会觉得这个德性有一种等级性结构等等 。 但他没有从哲学上去理解 , 没有从生死问题上去理解 , 没有在最根本的意味上去理解这一点 。
古希腊讲最重要的德性是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 是四种最重要的德性 。 基督教里讲信望爱:信仰、希望、爱 。 中国人则讲孝 , 孝 , 德之始也;民间讲百善孝为先 , 西方哲学传统中就没这个德性 。 你会发现中西文化在最基本的预设上就不太一样 , 最基本预设的不同 , 就会有很关键的不同德性凸显出来 。 如果我们完全以西方哲学为标准的话 , 就把自己完全忽视或者遮蔽 , 不断地推崇他们 , 就把自己的本根给忘记掉 。 中国人恰恰是在这样一个“孝”的前提下来确立自己 。 比如说在古希腊 , 它有四个词来讲爱:Eros讲男女之爱 , Philia讲朋友之爱 , Storge讲亲属之爱 , Agape是讲神圣之爱 , 其中三个都在西方哲学中得到很充分的阐发 , 关于Eros , 关于Philia , 关于Agape , 唯独关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很薄弱 。
中国人讲亲亲之爱 , 有大量关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 , 这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 , 或者说在我们情感系统中非常突出的一个层面 。 如果你只是以西方哲学为标准 , 你会对自己的文化有所遮蔽 。 所以说 , 我们要回到中国文化本源性、本根性的思想中去 ,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念着西方哲学 , 却又跑回到中国哲学中去了 。 因为你发现有那么多经验 , 在哲学上没有得到反思 , 在哲学上没有得到认真对待 。 我觉得这大概就是我们今天再来看中国哲学的一个根本动力 。
讲了这么多 , 还得回到彭老师的书上 。 彭老师的书是对于中国哲学方法论的思考 , 他强调如何“治”中国哲学 , 我觉得这些都是最根本的 。 中国哲学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 , 在我们这个学科建制内 , 也有了它的一些学科上的发展 。 在这些外在的发展之后 , 哲学对这些思想问题本身要有个再思考 。 这些都是我们的智慧之根 。 根本而言 , 我们要面对的还是今天的挑战 , 面对的还是现代性的逼迫 , 看看从我们的传统智慧当中 , 还能够生发出怎样的一种新力量 。
我也非常同意彭老师讲的 , 我们的回应一定是包含这个世代的所有因素 , 当你包容不进来的时候 , 其实是没有能力来回应现代世界的 。
- 李之仪&北宋词人李之仪,这十首词作,暗含处世和人生哲学,读懂受用一生
- 哲学|不确定时代,我们需要哲学
- 知性#人生哲学中对感性、知性的探讨
- 学术$优美的哲学与艰涩的学术
- 经典!黑格尔的哲学经典“存在即合理”,好多人都理解错了!
- 桥社&欣赏3个裸体黑人油画,奇异动态美,彰显画家前卫的艺术哲学意味
- 亮剑|《亮剑》里隐藏的职场管理哲学——职场上人才的来源和管理
- 讲座#新南街道:玉带社区“我为群众办实事”——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讲座
- 哲学|十几岁的时候,缺了这份礼物
- 中国传统文化&鬼谷子的处世哲学:做人不能太老实,记住这4句话让你更有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