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义战|春秋无义战圣人确实说过这话,但不要望文生义

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交流中,经常会遇到引用古语、典故的情况,或是为了增加自己言论的权威性,或是为了显摆自己有文化,反正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无义战|春秋无义战圣人确实说过这话,但不要望文生义
文章插图
“古人云”没问题,但不能替古人乱云可是我们民族的历史太过悠久,这就会出现同一个字词却古今歧义的问题。事实上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这样的情况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多见,比如“囧”字——千百年来其本义一向是光明、光亮的意思,却在网络时代被赋予了郁闷、无奈、尴尬等新的涵义,而且还让人觉得理所当然,本应如此。不过十来年的时间,囧字就有了新解,更何况五千年的沧海桑田?所以某些能让人张口就来的古语或是典故,其本意可能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只是被望文生义的曲解了,甚至可能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上经》)在今天通常被人拿来励志,大概是因为把“以”字理解成了“应该”的意思。事实上“以”字在古语中的本义是“用”、“拿”、“把”、“将”,所以对这句话原义的解读应该为天道是稳健刚毅、运转不息的,所以君子当效法之,进德修业,永不停止。可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或是懒散懈怠。不过这个问题也不大。毕竟时代在进步、文明在发展,我们将老祖宗的本意稍加改动以适应今天的价值观,也算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之,并不为过。但有些对古语篡改或曲解的情况就不一样了。第一种情况,就是生编硬造再冠以古人之名。比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就经常被冠以“古人云”的前缀,但其最早的出处似乎是在现代京剧《红灯记》中鸠山劝降李玉和的台词中。而且如此极端的观点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中根本没有容身之地,哪怕是坚持人性本恶的荀况或是主张“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卷十三·心章句上》)的杨朱学派,也不会接受如此负面的观念。无义战|春秋无义战圣人确实说过这话,但不要望文生义
文章插图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出自鬼子之口,跟我们的老祖宗没关系第二种情况就是恶意篡改或是讹传古语。典型如“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其原话本为“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出自关汉卿的杂剧《望江亭》第二折,本义是气量小的人称不上君子,胸襟广阔宽厚才算是大丈夫——一字之差,足以让正能量的老关原地爆炸,这种影响有多大,又有多恶劣?再一种情况就是断章取义了,也就是管他古人想说啥,只从中截取自己想要的那部分就行了,剩下的不管。比如在我的学生时代,学校里张挂着的一大堆励志名言中,总少不了一幅“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鼓励坐在教室里的傻孩子们学海无涯苦作舟。可事实上原文却是这样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看到没?人家庄周压根就没打算向你灌输刻苦学习的道理,而是在教你摸鱼,还美其名曰养生——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 以有限去追求无限,必然对身体健康有害。既然如此还在不停的“苦作舟”,难道你活腻了?作为当年的傻孩子之一,我算是上了老师的大当,还没处说理去,就不知道这玩意学校里现在还挂不?无义战|春秋无义战圣人确实说过这话,但不要望文生义
文章插图
如此断章取义,实在有点过分……这类的断章取义属于明知故犯。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是出于无心,但根源恐怕就在于无知了,典型的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说的“春秋无义战”。01去年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主要是想科普一下春秋时期的战争礼仪(参见《笑话宋襄公愚蠢的人,根本不懂什么是春秋时的贵族范儿》)。这篇文章在当时没啥关注度,但不知为何最近又漂了起来,还颇为引起了一些争议。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很多朋友对于春秋时期的战争规则无法理解,于是就认为我在胡说八道。而被提到最多的理由,就是孟子曾经曰过的“春秋无义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