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临淄齐故城冶铸业考古的收获与进展( 三 )


本文图片

3.铁器铸后加工遗存BⅠ地点发掘出7座西汉时期的椭圆状砖砌窑炉 , 呈东西一排 , 窑炉北侧多各自对应一堆放草木灰的圆坑(图四) 。 从形制、结构及有关遗迹现象和遗物看 , 这些窑炉可能与制铁有关 , 但又不像炼炉和熔炉 , 推测属于某种铁器热处理设施 。 BⅡ地点发掘了一座战国晚期的半地穴式窑炉Y15 , 构造较为特别 , 据分析可能是烘范窑 , 也可能是一处用于铁器热处理的反射炉 。 同时期的灰坑H56和H92也较一般灰坑不同 , 其内出有大量铁锄板残片和陶支垫以及成堆的耐火砖 。 铁锄板残片数以千计 , 多粘叠在一起 , 很像是做退火脱碳等热处理时因事故而产生的废品 。 陶支垫也有部分和铁锄板粘在一起 , 或是热处理时作为垫具使用的 。 这些废弃物集中填埋于灰坑中 , 暗示附近曾有退火炉等铁器热处理设施 。 可以确定 , 战国晚期BⅡ地点及附近存在规模较大的铁工场 , 该铁工场中有制范、熔铁、铸铁以及铁器热处理加工等一整套的生产环节 。 BⅢ地点有两件出自西汉灰坑的铁器样品 , 经金相组织观察 , 为铸铁脱碳钢制品 , 但未见锻打等加工痕迹 , 因此推测是经过了固态退火脱碳工艺的处理 。 可以看出 , 铁器热处理技术在战国秦汉时期齐都临淄的铁工场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
|杨勇▏临淄齐故城冶铸业考古的收获与进展
本文图片

以上冶铁遗存的发掘和研究表明 , 东周秦汉时期齐都临淄的冶铁业不仅规模庞大 , 而且门类齐全 , 至迟于战国晚期便已形成了包括生铁冶炼、铸造及退火脱碳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生产技术体系 。 另外 , 有些技术如红色铸铁砂范的制作和使用 , 是其他地区未曾发现过的 , 或为临淄本地特有 。 战国秦汉时期 , 中国古代铁器工业正式形成并迅速走向成熟 , 逐步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支柱性产业 。 临淄作为这一时期最为著名的工商业都市之一 , 汉代还设有铁官 , 其冶铁业的兴盛和发达 , 一方面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 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为整个战国秦汉时期铁器工业发展状况的一个缩影 。
(二)铸铜遗存的发现
此次阚家寨遗址B区的发掘 , 还出土较多铸铜遗存 , 门类包括铸镜、铸钱以及一些小型铜器或铜器附件的铸造 。 与炼铜有关的遗存则基本未见 。
1.铸镜遗存BⅡ地点的发掘 , 揭示了一处秦汉时期的铸镜作坊遗址 。 清理的遗迹主要有房址、活动面、铸镜坑、水井、灰坑等 , 其中铸镜坑ZK1是一个东西长3米、南北宽1.8米的形状不甚规则的浅坑状遗迹 , 其东部有铸镜时摆放和固定镜范的砂坑 , 并发现可能与熔炉或坩埚有关红烧土面;西部堆放有红烧土块、铜渣和镜范残块等 , 北边靠近坑沿处还见一小块被污染的灰绿色土 。 对砂坑中的砂和坑沿处灰绿色土做了取样分析 , 前者测出多种在金属熔炼过程中容易挥发的元素;后者则含大量的铜、锡、铅等合金元素 , 且质量比和一般的汉代铜镜很接近 , 同时还观察到直径在百微米级别并多呈束状卷曲的小颗粒孔雀石和富锡颗粒 , 推测为打磨铜镜产生的碎屑 。 出土镜范残块180件 , 包括镜面范(图五:6)和镜背范(图五:1~5)两类 , 结构、材质等与过去齐故城内征集或采集的镜范基本一致 , 最明显的特征是范体密度低、重量轻 , 内含大量孔隙 。 这批镜范有明确的出土单位 , 且多保留浇铸以及修补、改制等痕迹 , 因而具有非常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 它们在材质、结构和制作工艺等方面 , 都较先秦镜范有了很大改进 , 因此铸造性能更加优异 , 并可多次反复使用 , 从而大幅提高了铜镜生产的效率 。 此次发掘出土的镜背范以蟠螭纹、龙纹、四乳弦纹和素面的居多 , 草叶纹等类型很少 , 这和以往城内其他地点采集的镜范情况不同 。 此可说明 , 当时临淄城内不仅有多处铸镜作坊 , 而且具体年代及所铸铜镜的种类都不尽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