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临淄齐故城冶铸业考古的收获与进展( 六 )


4.战国秦汉时期齐都临淄铁器工业的产品主要有两大类:一是铁锭类生铁、钢和熟铁等铁材;二是铁器制成品 。 后者包括生铁铸件和铸铁脱碳制品两种材质 , 器类主要有手工加工工具、土作农耕具、日用器具、兵器武备与车马机具、杂用器具等 , 另外能铸造铁范 。
5.战国至西汉前期 , 齐都临淄的铁器工业应当既有私营 , 也有官营 。 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实行盐铁官营后 , 齐郡铁官就设在临淄 , 齐故城亦曾发现“齐铁官丞”、“齐采铁印”等封泥 , 因此西汉后期临淄的铁工场可能主要是齐郡铁官所属 , 直至东汉和帝章和二年(公元88年)罢盐铁之禁 。 此后 , 临淄城内的铁工场有些或转为私人经营 。
(二)青铜冶铸业
1.根据相关考古材料及研究推定 , 西周时齐都临淄就应当存在青铜冶铸业 , 但齐故城内迄今未见这方面的考古发现 。 目前 , 齐故城发现并初步确认的青铜冶铸作坊遗址共计14处 , 包括铸钱作坊遗址5处、铸镜作坊遗址3处、其他青铜冶铸遗址6处 , 年代自春秋至汉代各不相同 。
2.现有考古发现表明 , 至迟到战国晚期 , 齐都临淄的青铜冶铸业已经形成了从红铜冶炼、铅冶炼、青铜合金冶炼到铸造成器的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 就青铜铸造来说 , 战国时有铜车马器、带钩等日用器具的铸造;钱币铸造亦开始兴起 , 并逐步发展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门类 。 秦和西汉时期 , 铜车马器等小件铜器的铸造依然存在;钱币铸造业时兴时衰 , 并大致延续到东汉前期;此时铸镜业迅速兴起 , 成为当时全国重要的铸镜中心和产业基地 。
3.战国时齐都临淄出现铸钱业 , 此后至汉代一直是山东地区最大的铸钱中心 。 齐故城目前发现铸钱作坊遗址5处 , 另有3处钱范出土点 。 此外 , 城的远郊也曾发现过战国和西汉时的钱范 。 从钱范看 , 所铸钱币主要有齐法化、齐賹化、榆荚半两、四铢半两、五铢、大泉五十、大布黄千等 。 战国秦汉时期齐故城的铸钱工艺经历了从竖式合范浇铸向叠铸工艺的演进 , 同时两种工艺内部也有不断发展 。 战国齐法化等钱范为板状竖式合范 , 灰陶含砂 。 西汉半两钱范亦为板状竖式合范 , 质地多似滑石 , 但检测表明有些为白云质灰岩 。 此类半两钱范的背范可能为砂质 , 在阚家寨遗址BⅡ地点曾有出土 。 西汉五铢钱范为铜质 , 圭形板状 , 依然为竖式合范 , 从特征看 , 年代在郡国五铢钱时期 。 新莽时期的大泉五十钱范为叠铸范 , 泥质红陶 , 火候不高 。 所出1件大布黄千铜范模 , 亦属叠铸范工艺 。 东汉五铢钱范同样为泥质叠铸范 , 但范体更薄 , 当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效率 。 战国时齐国铸钱由王室所控制 , 性质为官营 , 从齐故城铸钱作坊的分布及规模看 , 当时铸钱业已成为独立而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 西汉早期 , 齐都临淄的铸钱业可能既有民间私铸 , 也有郡国官营 , 规模很大 , 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达 。 西汉中期至东汉 , 临淄的铸钱业与全国一样 , 主要实行官铸政策 。
4.铜镜铸造是齐都临淄青铜冶铸业中的重要门类 , 战国时情况不详 , 但西汉前期已非常兴盛和发达 。 所产铜镜种类丰富 , 主要包括蟠螭纹镜、龙纹镜、四乳弦纹镜、草叶纹镜、花叶纹镜、星云纹镜以及素面镜等 。 这些铜镜质地精良 , 并形成独特的“临淄风格” , 不仅大量见于齐地 , 还流通至全国各地甚至海外 。 汉代临淄铸镜陶范在多方面都较先秦陶范有了很大的改进 , 反映了铸镜技术的进步 。 镜范在制作时羼入了大量稻壳灰 , 焙烧火候也高 , 制成后范体内含大量孔隙 , 质感很轻 , 使得范体既适合铸造 , 又结实耐用且不失柔韧性 , 便于工匠对其进行塑形、雕刻乃至修补和改制 。 镜范结构设计亦较科学、合理 , 不仅可铸造出好的产品 , 而且有利于保护镜范自身 , 以达到多次反复使用的目的 。 镜范成形工艺的改进 , 特别是刻纹技术的普遍采用 , 保证了镜范的质量 , 也使工匠的艺术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 。 技术上的进步 , 使得当时的镜范铸造性能优异 , 并可多次反复使用 , 从而大幅度提高了铜镜的生产效率 。 不难发现 , 中国古代铜镜于汉代进入第一个发展高峰 , 除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背景因素外 , 与此时铸镜技术的进步也当不无关系 。 关于临淄铸镜业的性质 , 据目前材料推测当属民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