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评论|刘先银解读《荀子》学以成人,礼堕三都功败垂成,孔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五 )


鲁国国卿为上大夫 , 季氏为司徒 , 叔孙氏为司马 , 孟孙氏为司空 。 既然孟孙氏为司空 , 孔子的司空只能是小司空 , 即孟孙氏的助手 , 属于下大夫之职 。 好在在此职位时间很短 , 便被任命为司寇 。 司马迁之所以在“司寇”之前加一个大字 , 是区别前面所担任的小司空之职 。 这个大司寇 , 则已经是与三卿并列的上大夫了 。 能以一贫贱出身而跻身于上大夫之列 , 在统治者是相当郑重其事的 , 我们不妨读一下孔子的任命书:“宋公之子 , 弗甫何孙 , 鲁孔丘 , 命尔为司寇 。 ”(《韩诗外传》)
孔子真正以自己的理想与政治抱负来实施的 , 是在大司寇的职位上 。
他任司寇时 , 倒是强调教化作用 , 反对滥施刑罚 。 比如 , 有一次在处理父子诉讼案时 , 面对父亲告儿子不孝、儿子告父亲打人的控告 , 问清情况的孔子并没有立即判谁的罪 , 而是把他们监管起来让他们各自反省 。 等到都想通了并且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不对之处 , 孔子竟然把他们全部释放 , 结果是自此父慈子孝、连个口角也不再发生 。 但是当政者季桓子对此提出批评 , 认为孔子是背离以孝治民的道路 。 但是孔子仍然坚持自己的做法 , 认为“上失之 , 下杀之 , 其可乎?不教其民 , 而听其颂 , 杀不辜也 。 ”其中心意思就是强调为政者要做表率 , 反对不教而诛 , 主张不杀无辜、不滥施刑罚 。 还是在孔子的司寇任上 , 有一次从衙署下班回家 , 路上听到了自家马厩失火的消息 。 他首先关心和问及的 , 是人有没有受伤 , 而没有问及马匹及财产的损失情况 。 虽然只是一件不大被人注意的小事 , 却也反映着孔子内心深处对于人的重视 , 而且越是这种应急的时候 , 越是能够看出人的根底的善恶 。
我们从《论语·颜渊》中 , 还可以听到孔子与弟子子贡讨论为政道理的记载 。 孔子说 , 如果有充足的粮食 , 又有充足的军队和武器 , 政府就可以得到百姓的信任 。 子贡问得很特别 , 他说:“如果迫不得已必须要从粮食、军队与武器、百姓的信任三项中去掉一项 , 那么去掉哪项合适呢?”孔子说去掉军队与武器 。 子贡说如果还是迫不得已 , 必须从这剩下的两项中再去掉一项 , 那该怎样取舍?这时孔子回答得很坚决 , 也很经典 , 以至于成为了各色政府共同标榜的原则“去食 。 自古皆有死 , 民无信不立 。 ”那就去掉粮食 。 没有粮食不过饿死 , 自古以来谁都免不了死亡 。 但是如果人民对政府失去了信心 , 国家是立不起来的 , 也就会完了 。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 , 我们不是就曾经饿死过数千万人吗?当然是缺粮了 , 好在人民对于政府的信任还在 。 但是 , 如果再出现这样的情况 , 也许结局就会大不同了 。
在为官上 , 孔子为中国的知识分子带了一个好头 , 那就是有原则有思想 , 真做官做好官 , 而且是认真做官 。
作为全权负责公检法的官员 , 处理案件 , 审判官司 , 当然是他的首要任务 。 在完成这一任务的时候 , 他一改以往由贵族官吏根据惯例专断判决的习惯 , 而是从仁的精神出发 , 将民主的东西引进诉讼 。 将凡与案件有关人员找来谈话 , 一一问询他们的意见 , 然后他再根据大家的意见做出分析 , 做出正确的判断 。 “孔子为鲁司寇 , 断狱讼 , 皆进众议者而问之曰:‘子以为奚若?某以为何若?’皆曰云云 。 如是 , 然后夫子曰:‘当从某子几是’ 。 ”(《孔子家语·好生》)
在孔子司寇任上 , 办得最为漂亮的一件事 , 要算夹谷会盟的胜利 。
夹谷 , 现在的山东泰安经青石关至淄川、博山一带 , 道路险隘处即古之夹谷 。 夹谷会盟发生在公元前五百年的夏天(鲁定公十年) , 是鲁国国君鲁定公与齐国国君齐景公在夹谷的会盟 , 相当于现在两国签订和平友好条约 。 此时 , 身为司寇的孔子出任鲁君相礼 , 也就是相当现在的司仪 , 辅助鲁定公做好盟会期间的一切礼仪之事 。 那时两国或多国国君相会的相礼 , 一般都要选上卿担任 , 如当年鲁昭公至楚国 , 就是当时鲁国的上卿孟僖子担任相礼 。 显然此时孔子所担任司寇一职已是上卿之尊 。 后来有不少人将孔子这次的担任相礼 , 误以为是“摄相事” , 即以为孔子曾经担任过代理宰相一类的职务 , 其实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