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刘先银经典点说:陈琦南国学文化道德经72章,去彼而取此( 二 )


庄子说悟到了或没有悟到 , 同生命的本源没有关系 , 迷悟既然不二 , 我何必悟道呢?迷了也一样嘛 , 我找这个真宰干什么?如果我们听了很安慰 , 那就上了庄子的当了 。 庄子说生命的主宰"——受其成形 , 不亡以待尽 。 "要是找不到 , ——受其成形 , ——入胎受精以后变成这个形体 , 生出来就有生命了 。 出生的第一天 , 觉得自己是活着 , 实际上活着干什么?在等死 。 活了一百岁是等了一百年才死 , 活到八十岁嘛 , 从第一天生出来的时候 , 就等了八十年才死 。 对于生命存在 , 按庄子的说法是:“一受其成形 , 不亡以待尽 。 ”换成佛学唯识学的说法 , 叫“流注生、流注死” 。 它像一股水流 , 不断的连接起来 。 如果我们把“不亡以待尽”这一句话看通了 , 有时会觉得特别伤感 。 活着在等死 , 这是庄子的话 , 对不对不知道!接着庄子又讲另一个现象:与物相刃相靡 , 其行尽如驰 , 而莫之能止 , 不亦悲乎!生命活着同外界万物的一切 , 彼此像刀一样互相在争斗 , 互相在克制 , 也互相在欺骗 。 “相刃相靡”这个道理 , 按中国文化的阴阳家所说 , 就是生克的变化 , 互相相生 , 又互相相克 。 也相当于道家讲的“天地是万物之盗 , 人是天地之盗” 。 所谓“盗” , 修道的人就是小偷 , 什么打坐炼丹 , 打太极拳等等 , 都是把天地之精华偷到自己这里来 。 但是要注意 , 我们的父母加上我 , 三个人联合起来偷了天地的精神 , 然后有了我这个生命 。 这个活着的身体像马一样 , 一天天向前 , 向尽头很快地走 。 你想把生命停留在现有状况 , 永远做不到的 。 人生一辈子都忙忙碌碌做什么呢?庄子这里干脆把内幕都拉开了 , 一句话:“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 。 役役 , 我们一天到晚勤劳苦得要命 , 做自己身体的奴隶 , 做物质的奴隶 。 然后为别人作奴隶 , 为儿女 , 为亲戚 , 为升职 , 终身都在服役 。 结果在哪里呢?而不见其成功 , 最后是一无所成地跑掉了 。 《易经》的坤卦也有一句话 , “无成有终” , 一生看不到成果 。
萧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 , 可不哀邪!“萧然”是形容词 , 就是这样子;“疲役” , 为生命所奴役 , 一辈子都在疲劳到极点的状态 。 我们真正的归宿在哪里?找不到 。 “可不哀邪!”生命的价值被《庄子》这一段批驳得一塌糊涂 , 这个还不算数:人谓之不死 , 奚益?其形化 , 其心与之然 , 可不谓大哀乎?假定修道 , 真做到了长生不死 , 有什么用处呢?就算活一万年 , 也不过多等了一万年才死 。 所以这个形体的生命 , 毕竟非究竟 , 不是真道 。 为什么说活到长命百岁 , 乃至长命万岁 , 没有用呢?活了一百岁的老头子 , 和年轻人的精神完全两样 , 其实我们明天同今天的精神都会不同 , 老了想做 , 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 不耐烦 , 就是体能不够 。 年轻人对越麻烦的事情越有兴趣 , 非碰它一下不可 , 老了碰不动了 , 就不行了 , 这是“形化” , 形体的变化 。 “其心与之然 , ”心已经随着身体外形变化 , 体能的消耗 , 也演变去了 。 我们现在看花、喝酒 , 去跳舞、去听歌 , 绝不是十几岁时听歌的感觉 , “可不谓之大哀乎?”活长了又有何用呢?长生不死做个神仙又值几毛钱呢?这是真正的大悲哀!
理想人格与超越精神 我们从杜甫的诗歌中 , 可以看出儒家的忧患和民间的疾苦 。 我们从李白的诗歌中 , 可以体会到道家放达、超越的精神和智慧 , 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 自然大道 , 用来治理自身 , 内具德性 , 日渐真实;自然大道 , 用来治理家庭 , 内具德性 , 充实有余;自然大道 , 用来治理城乡 , 内具德性 , 日渐长成;自然大道 , 用来治理邦国 , 内具德性 , 日渐丰盛;自然大道 , 用来治理天下 , 内具德性 , 日渐普遍;如此看来 , 这叫「以身观身 , 以家观家 , 以国观国 , 以天下观天下」我何以知道天下是怎么样的呢 , 就用以上所说的大道之观啊 。 大道之治重在如其所如 , 观复其身 , 让他自己生长 。 「观」是对比而视 , 是清静的观赏 , 是如其所如的让它生长 。 能放得开 , 他才能生长 , 给他天地 , 比给他什么都重要 。 不必太关心他 , 把「关心」转成「开心」 , 开开心心的 , 自在的生长 。